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江城子 一(1/2)

作者:一叶知秋
————————————————————

这章没有写完,本想等明天写完了再一起发,但想想既然写出来了,就发出来好了!俺说过不做2K党,说到就要做到。

————————————————————

“好了好了,够了,不来了,”慕容豹一遍说话,一遍不停的喘气,双手撑在膝盖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到地上。

李逸听到对方叫停,身体立马稳稳停在了原地,救仿佛从来没有动过一般。不过,他衣衫上的几个掌印,却还是说明了什么。

李逸终还是没有离开慕容山庄,不但没走,而且这一留就是一年过去了。转眼间,这已经是李逸在慕容山庄,在云顶山上过得第二个夏天了。

这个夏天和上一个夏天一样,热得让人难受,在李逸的记忆中,还从来没有这么热过。去年就是,而今年却比去年更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高山之中,热也仅仅是每天固定的那几个时辰。时间一过,便是山间常见的透心般的凉意。

一年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却也足以发生许多事情,许多大事。这些事情,大到足以改变天下局势,大到谈笑间便可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另外的一些事,却是大到可以让一个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就在一个月之前,年前那场牵涉到四国的战争终于尘埃落定。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各国之间于利益上的纠缠,也终于告一段落。

战争虽然表面上只牵涉到楚、蜀、晋、夏四国,可事实上,却远不止于此。

东面的吴国座位五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因为前朝魏国的关系。在历次战争中都是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而其余四国,也是立下了约定,决不出兵东吴,若有违反,其余国家可对其群起而攻之。

虽然这保证了东吴的安全,可是其代价却是,自约定之日起,东吴便不得养兵。为国内计,可于各地方官府,设立相应人数的府兵,但府兵总人数却不得超过三万。更不得设立骑兵。这样一来,东吴便是想要战争,也先得掂量下自己才行。

如此一来,东吴虽然没有了武力。可是,却也正好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了国计民生之上。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东吴已经隐隐成为天下最为富庶的国家。其每年出产的稻米不但满足国内所需,更是大量卖给其他国家。以至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东吴熟,天下足。

另外,近年来,民间和众商家间又流传又这样一个说法:扬一益二。扬是指东吴重镇扬州,益是指蜀国国都益州,亦即成都。益州自来便又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富庶所在。据说,成都府民间藏钱,占天下财货十之二三,由此可见其富裕程度。可现如今,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所在却被吴国的一个扬州就给比了下去。这整个吴国的富裕也就可想而知。

战争中,各项物资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些需求想要靠忙于战事的各国自己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一向富足而没有兵事的吴国自然成了最好的供应者。于是乎,战争结束之后,原本富足的吴国,则更加的富足。

仓廪实而知礼仪。不需要为战争担心的吴国,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后,自然吸引了不少的饱学之士。再于是乎,战后的吴国,又一举成为取代南楚北晋的人文荟萃之地。举国空前繁荣。

战争中得到好处的不仅只是吴国一家。自从被西夏从手中抢走西域三十六国之后,北面的突厥便一直四处东游西荡,为找一个新的落脚点而煞费苦心。此次趁夏晋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晋国惨败之机。突厥人亦是突然出击,一举拿下了原本属于晋国的大片土地。自此,阴山以北尽皆落入突厥手中。竟是形成了据河套以窥中原之势。若不是有西夏在一旁牵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