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兴义虎臣、王小河(2/3)

作者:天下总兵官
世黄果树瀑布景区。

不过,目前徐霞客还没过来考察,旅游仍是极其小众的活动,附近的居民更关心的是如何不被饿死,所以还没什么名气。

次日晨,兴义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修造攻城器具,刘陆、王小河也集合了各自的部属,向关岭铺进发。

一到关岭铺,刘、王二将就紧锣密鼓地安营扎寨、撒开斥候,接着照例安排了营防、哨戒。

任务布置完了,暂时没什么要紧事的两位“统军大将”不约而同地开启了日常吹逼模式。

“老刘……你说这次,咱真的有仗打吗?”王小河一边把弄着柴火,一边向同僚发问。

新铺一战,对手就百来个戍卒,还分分钟溃散了,让想大干一场王小河很是失望。

“怎么,想着沈家小子自己送过来,给你建功立业呀?”刘陆瞥了王小河一眼,似笑不笑的样子让王小河有些发慌。

王小河赶紧赔笑道:“哎哟,老王,瞧你说得……真有建功立业的事儿,还不得咱一起吗?”

“我看够呛。”刘陆摇了摇头,“听说这次马将军下了血本,兵力往少了说也至少有一万。”

“乖乖,上万的大军呐!”王小河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开始默默想象着,这次进取永宁的兴义军再多上四倍会是个什么场面。

看着王小河这副真被吓到了的表情,刘陆心里也莫名地涌起一丝优越感:果然是个没见识的粗胚呀。

不过想想也对,他的老子王大山也是个只会砍人,却硬是靠着砍人砍出了前程的生猛粗胚……儿子粗胚也没什么奇怪的。

于是,刘陆端起了一副老神在在、智珠在握的姿态:

“沈家那小子,毛都没长齐,这会儿估计已经吓尿了……”

王小河连连点头,能出得起上万大军的,那得是何等人物?

显然,王小河这姿态还是很让刘陆受用的,刘陆接着又侃了一通川滇黔的“军阀战史”——半是论据、半是吹水,唬得小河一愣一愣。

“……所以啊,指望那小子给咱送什么功绩,恐怕是没戏了。”

“唉,真倒霉,好不容易有一次跟着大军打仗的机会。”王小河一脸遗憾。

两百年前,黔地再一次被辅国大将军征服,先前的远征军后裔才再次走出据守了十多年的贵阳府,和朱大将军麾下的平黔功臣们共治黔地。

不过,接受了朝廷册封的土司们仍然会以各种理由,时不时地掀起叛乱,甚至有六次叛乱都惊动了当时的大将军,使得大将军下令,湖广、四川等地的藩主三年内的军赋全部折成军械、粮饷,直接调入黔国,支援黔地的汉军。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要调湖广、四川的藩军入黔增援。

这样一来,黔地的将门不但不需要向大将军上交军赋,反而吃了不少大将军支援过来的军械、粮饷,还得到了不少建功立业的机会——安顺沈家就是在平定了米鲁之乱的战事中崛起的。

然而,最近几十年,黔地军阀的美好时光已经悄然结束了。

一来,还存活的土司已经彻底被汉军打服了,只要还日子勉强过得下去,基本没什么造反的心思。没了头人们的组织,大规模的叛乱就很难发生了。

虽然每年都有活不下去的土人造反,不过对于黔地军阀来说,基本都是治安战的范畴。

二来,朱大将军的权势渐渐不复当初,对地方的支配力大大下降。

虽然黔国的各将军再也不用上交军赋,但将军府的支援也没了——他们上交的加起来也远没有那几次战事里拿的多……

于是,黔地军阀的日子越过越紧了,手下能拿到封赏自然也越来越不大气了。

比如王小河的老爷子王大山,那可是在二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