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银元(2/4)

作者:古龙岗
,马齐也还不知道在哪儿,当然不可能知道这“顺差”是什么意思。

“好了,还是先不要说别……你们觉得马德这铸币之请怎么样?朝廷应不应该照准?”康熙又问道。

“皇上,奴才以为不可!金、银之用既然已经形成定规,百姓也已经习惯,又何必再费力气铸什么银元?何况,这银元不大,顶多就是一两一个,如果造的多了,损耗岂不是也更多?那样的话,这笔火耗又要添到谁的头上?……所以,奴才反对马德这铸币之请!”佟国维首先说道。

“你们呢?”康熙又转向另外三个上书房大臣。

“皇上,奴才以为,佟相刚刚所言也不无道理,银币小而元宝大,如果铸造银币,损耗也必然会增加,这些火耗如果被摊加到百姓头上,下面的官员趁机敲诈勒索,又势必成为一项累民之政。不过,奴才也以为马德的奏折并没有说错。那外国的银元奴才派人去查过,其成色确实不及我大清的银子高,所以,与外国通商,我国每年都要损失不少!马德的那笔帐虽然有些夸大其辞,确也述说的是实情,这几千万两银子,实是损失的有些冤枉。”马齐说道。

“你说了这么一大堆,到底是觉得朕应不应该准了马德这一本呢?”康熙有些好笑地看着马齐问道。

“奴才以为,可铸,却须谨慎行事!”马齐躬身答道。

“嗯!”康熙点了点头。

“皇上,臣反对铸币!”高士奇不等康熙的目光转到自己这边,立即就出言说道。

“哦?为什么?”康熙奇道。

“皇上,铸币乃大利之举,臣怕您一旦准了马德此本,天下多事!”高士奇一本正经地说道。

“天下多事?呵呵,高士奇你又在跟朕危言耸听了是不是?”康熙笑问道。

“皇上,臣不敢危言耸听!”高士奇抱拳说道:“臣想问一下,马德所献银币成色为多少?”

“银占**,铜为一一,这一壹元的银币重为七钱二分,其余小币酌量递减!”听到高士奇这么问,马齐答道。

“七钱二分?……按马德的意思,这银币是不是可以与等重的纹银通用?”高士奇又问道。

“马德确实是这个意思。那外国的银币好像就是这么用的!”马齐又答道。

“果然如此!”高士奇点了点头,转朝康熙躬身道:“皇上,臣的意思想必您已经明白了……铸造银币,将有一成的纹银多余出来!也就是说,铸币之人,将会多得一成之利!如果全国都开始铸币,这一成的利,恐怕将不止是千万两之巨。如此巨利,必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骛……”

“不错不错,皇上,高士奇的话可是说到了点子上。不过,奴才以为这铸币的事情上还有许多麻烦,高士奇还未说完全!”佟国维听到高士奇这一番言论,立即又跟着说道。

“还不完全?你又想到什么了?”康熙看着佟国维问道。

“皇上,如果准了马德铸币,对其他各省自也不能厚此薄彼!如此一来,各省蜂拥而上,形式、重量、成色必然有所差异,若是差距较大,导致各种银币市价涨落不定,互相抵制,流通不畅。到时又有谁能负得起责任?”佟国维说道。

“这个简单,只要朝廷颁定法规,统一定制,岂不就可以解决了?”马齐有些诧异地看着佟国维说道,这么简单的事儿难道这位第一权相也没有想到?

“说的容易!这银币既有如此暴利,可不是区区一纸律文能管得了的!到时,如果有不法之徒制造劣币以换取朝廷所制之币,朝廷又该怎么办?”佟国维仰着脸说道。

“这……”马齐被佟国维这几句话弄得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佟国维说得已经算轻的了,以不到九成的成色铸造银币,暴利之下,恐怕不仅仅是不法之徒,怕就怕到时候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