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小小风波(1/3)

作者:短头发
天气日渐炎热,所有人都在忍受着酷热的煎熬,但是和大明朝的煎熬相比,这点酷热就真的不算什么了。

太子少保、平贼大将军,左良玉左大帅被李闯的贼兵给打败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了。

连能征善战拥兵百万的左帅都被闯贼打的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身在淮扬之地的人们第一次用担忧的目光重新审视那个叫李自成的逆贼,也开始重新估量大明朝的局面了。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目中,左良玉左大帅虽然骄横跋扈,甚至经常做出杀良冒功的事情来,但他依旧是剿灭天下贼寇的第一人选。

和其他一触即溃的官军将官相比,左良玉至少还能和各路贼军战几个回合,甚至还有几次不错的胜迹。有着和贼寇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俨然已是大明朝第一战将。

虽然有人说左大帅打的那些胜仗值得推敲,甚至怀疑他用假的捷报糊弄朝廷,却没有人否认左大帅的生存本领。

闯贼已经闹腾了这么多年,与之交战的大明官军将领要么被闯贼给干掉了,要么就是被崇祯皇帝给干掉了,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只有这个左良玉始终屹立不倒。

他最大的本钱就是手中始终掌握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就算是当今朝廷也不敢轻易动他。哪怕左良玉左大帅把闯贼从陕西“剿”到了河南,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温言勉励,不敢下太重的责罚。

李闯最擅长就的是携裹流民,动辄就是百万之众。左良玉的套路和李自成完全一样,好似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他喜欢做的也是携裹百姓。

每到一处就强行征伐丁壮抢掠民财,动辄就屠灭村落,所以他的队伍规模极其庞大。虽然没有多少战斗力,至少还能弄出百万的规模。反正他也不会祸害到淮扬的地面上来,为了大明朝就牺牲一下其他地方的百姓吧。所以扬州的人们普遍还是认为左良玉是抵挡李闯的不二人选。

谁也不清楚左良玉到底是怎么败下阵来的,连朝廷都弄不大明白,反正已经败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好在李闯兵没有直接挥师北上去威胁京师,反而调头转向湖广。大明朝的中枢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危险,但战争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战火波及数省,战线绵延千里,双方交战的兵力以百万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素来以繁华富庶著称的淮扬一代本就距离战场不远,马上就有成千上万的流民蜂拥而来。

如何处置流民,那是官府的事情,也用不着老百姓操心,但每一市井小民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

物价飞涨,尤其是米粮的价格,简直是一日三涨,已经到了让升斗小民难以为继的地步。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口的进一步贬值:人市上到处都是卖儿卖女的逃难者,满眼都是插着草标的老百姓。

这些百姓连遭天灾**,被李闯的贼兵和左帅的官军轮番折腾,早已经穷困之极。半大的孩子,只要给口饭吃就可以直接领走。十几岁的黄花大闺女,能卖十几缗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还不如一头毛驴的价钱更高。

文秀之等人虽不住的发出“民不聊生”的叹息,却始终认为这是“时局艰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甚至认为这是大兴民练的绝好机会。

现在的流民这么多,正好方面招募兵勇,甚至自作主张的从人市领回来一百多号流民。

看到这些衣衫褴褛饿的头昏眼花的流民,李乙丑坚决反对把这样的乌合之众编组成军。和文秀之反复商议之后,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略:先让这些流民在铁器厂干活,给这些流民一口饭,等他们的体力稍微恢复之后再从中甄选健者组建民练民团。

每一个流民都饿疯了,饭量大的吓人,尤其是铁器厂开了这个口子之后,每天都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