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围魏救赵胤祥放火(1/3)

作者:断崖
?夕阳的余辉照着皇觉寺,给树梢、房顶,山与天相接之处都镀了一层玫瑰红色。何少东咬着牙抬起头来,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来:“康熙,你等着瞧吧!这一次我定叫你有来无回,尸骨无存!”

而康熙自定下祭天的事宜以后,距今已然是第七天了。这虽说不是他当政之后的第一次祭天,然而此次祭天,却不同以往。之前的祭天不过是一种仪式罢了,然而此次的祭天却是要拼着性命去完成的,因此自然是不能怠慢的。

康熙和黛玉两人再加上林如海,三人共坐了两乘香车,由魏少庭、莫离二人各带着二十五个侍卫,一律青衣小帽便装骑马护送着,很像是京里王公眷属出城进香的模样。而胤祚、胤祥两人则是各自骑着马守在康熙銮舆的两侧向前行着,林文芾则是领着十几个暗卫在暗中保护。而在那众多侍卫的身后,便是一些文武百官在夹道相送。

出城以后,康熙便命魏东亭打前站,因为皇觉寺本身并不远,便是果真算起来,亦不过是出城三四十里的光景。因此康熙也不耐待在銮舆之中,径自跨上了匹青骢马,而后方吩咐人马,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皇觉寺。因为按照规矩,却是要在皇觉寺住上一晚,次日清晨方能够开始祭天的。

其时正值十月中旬,车驾一出城,立刻觉得天寒彻骨。康熙坐在马上手搭凉棚看时,一条山间车道婉蜒伸向远处。每日鸡蛋拌料喂出来的御马一步一滑,鼻子里喷嘶着白气。夹道两旁的山上积雪皑皑。一根根、一丛丛挺然而立的荆棘、山植、栗于、野桃杏、野樱桃在雪坡上迎风颤抖,犹如灰雾一般。细碎的浮雪被山口的劲风吹得烟尘一样在脚下飘荡。见行进迟缓,康熙和侍卫都下了马,拉着辔绳,推着轿车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

忽然,前面的车停了下来,黛玉掀起轿帘探身问道:“皇上伯伯,天气很冷,骑了这许多的马,定是累的,还是上车来和我们同坐罢。”

康熙的脸冻得通红,一手提鞭,另一手放在嘴边哈气,听黛玉问自己,兴致勃勃地将手中的马鞭子一扬,笑道:“黛丫头你只管坐着,你皇上伯伯的身体好得很,不冷也不累。瞧这架势马上就要下雪了。朕正要领略一下‘雪拥兰关马不前’的景色呢!”

黛玉仰脸朝天望望,只见彤云四合,朔风劲起,担忧地说道:“只怕要走得更慢了。”又道:“皇上伯伯还是不要逞强的好,您是万乘之尊,若是坏了身体,这江山社稷可怎么办好呢?”康熙正要答话,却听林如海的声音冷冷的响起,道:“玉儿,不要紧,这老货想强装年轻,你只随他去好了,冷死了累死了也是他活该!”

康熙听了这话,因赌气道:“你既这么说,朕还非坐那銮舆不可了!”言罢,便自上了马车,之后方道:“果然还是马车里暖和得多。”林如海听了,却是冷哼一声,并不理睬。康熙自是知道林如海的脾气,也不去管他,黛玉在一旁见,只是暗自偷笑。

不大一会儿,果然散雪纷纷飘下。先是细珠碎粉,愈下愈猛。但见万花狂翔、琼玉缤纷,成团成球的在风中飞舞。古人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如今瞧来,这北京的雪却是“崩腾”而落,浑浑噩噩、苍苍芒芒,天地宇宙都被裹成了杂乱无章的一团。张眼眺望,山也蒙笼、树也隐约、路也淆乱、河也苍茫,难怪像李青莲这样的湖海豪客,也要对之“拔剑四顾心茫然”了。

黛玉虽说来了京城这几年,但何时见过这般景象,当即便兴奋得直瞅着窗外瞧。康熙笑道:“黛丫头素来是沉稳的很,倒不曾想现在竟变得这般淘气了。”林如海听了,亦笑道:“玉儿她素来就是极喜欢雪的,在扬州的时候,每每下雪的时节,都不顾寒冷,在院子堆雪人打雪仗,却是比男孩子还玩得欢畅。”

黛玉听了林如海这话,却是羞怯的低下头,因嗔林如海道:“哪有这样的爹爹,尽说女儿的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