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 尚书令王允(1/2)

作者:雁回还
话说崔博出了宫门,也未回家宅,先往了他那酒肆。

排了那么久的队,卢植、刘备二人可早就回来了…

卢植坐上首,刘备居其下,他们身前案几上各置一盏茗茶,正搁那聊着天呢。

“哟…阿博回来了,可不容易~”说着刘备开始把玩着他那象征着身份的金印。

他可不必像崔博那样要去排队领印绶,似他们这种,自然是在殿上宣封之时便有内侍送上印绶,而崔博这些“小吏”则不同,人宫中宦官才没招多少呐,人手自然是不够,所以还得去符玺郎处排队。

“玄德,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大印,可不是用来玩儿的。你年岁也不小了,怎地就越活越轻佻?”卢植看刘备如此,皱眉呵斥一声。

刘备致了个歉,悻悻地将印绶收放好。

崔博撇了撇嘴,径直往刘备的对面席位走去。

他先是为刘备、卢植升官贺了一番,随后就开始唠了起来。

聊着聊着,崔博“不经意”地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今日主持大朝者,谁耶?”

卢植那对官场之事门儿清啊,他捋了捋胡须道:“是太原王允,曾任河南尹,乃清高亮节之臣…”

是王允啊…先前崔博是见过他的,但是今日隔得老远,他竟是没认出来。

卢植对王允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也是,王允前期做的事儿,完全称得上是士人楷模。

斩小黄门赵津,直接与宦官站在对立面;揭露太守王球徇私不法,幸得刺史邓盛相救,而邓盛,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因刚直与才能着称,王允很快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三公同时征兆,由是发迹,后其又在黄巾之乱时任豫州刺史,协助皇甫嵩、朱?击黄巾,而在那时,聪颖的王允发现了朝中权宦与黄巾往来密切——据说是搜书信查到的,但是为真耶?为假耶?孰又复知呐~

反正他王允就是坚定地站在宦官的对立面,使出这等手段呢…虽然不符合他的性格,但官场之事、权力之争,可不是那般简单!

但天子宠幸宦官呐,王允又怎么打得过刘宏的“让父”,张让轻而易举地脱了王允的弹劾,并随手找了个借口,王允就这么下狱啦,还是那种逢大赦都赦免不了的。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这个态度,引起了何进、袁隗、杨赐为首的重臣们的关注,彼等纷纷上书为其求情…然并卵,王允还是吃了一年的牢饭才被放出来。

他复起呢,还是因为灵帝崩,何进征他来朝共谋宦官…

这便是王允的履历,在董卓进京之前,几乎是没有改变的,因为董卓死的早,他也没被董卓封为司徒,还是河南尹…

等等…

卢植说他曾任河南尹…

“那王公现任何职耶?”崔博脱口问了出声…

“呵呵…阿博不悟也,大朝主持者,尚书也,子师现任尚书令也!”卢植笑呵呵地说道,“你今为郎,可要好好看,好好学啊…”

毕竟崔博从今日起,才算入仕,卢植对他平素也宽容,崔博问这么蠢的话,卢植对他与对刘备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尚书令么…

从秩禄上来看,河南尹到尚书令,是降了的,但从权柄上来看,那简直是一步上了天呐!

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是对天子负责总览一切政令的首脑…

从权利和俸禄上看,三公有相之名,秩奉也高,但不录尚书事,那就等于是没啥权利,而尚书令几乎是相反的,尚书令无相之名,秩奉低,但有相之实!

毕竟“三独坐”啊…

崔博不知道王允任尚书令,是好是坏…

天子年幼,无法亲政,太傅袁隗已殁、太后遭害、无重臣录尚书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