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李丽质的婚事(1/2)

作者:御鱼于渔
正在李承乾的筹资建学堂的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传到了李承乾的耳朵里,丽质要和长孙冲那小子结婚了!这消息听得李承乾的脑袋瓜子嗡嗡的,倒不是别的,主要是长孙冲这种跟自己玩到一起的货色总觉得有些不靠谱,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似乎有些变化。

首先李丽质是在贞观七年和长孙冲结婚的,不过去年一直没想起来这档子事儿,第二,李丽质,也就是长乐公主,在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件事就是,李世民给长乐公主准备的嫁妆规模超过了他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被魏征劝谏逾制。然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李世民和魏征暂时并未因为嫁妆问题起过争端,而且自己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曾问过,嫁妆各方面早已准备妥当!也就是说魏征和李世民并不会因为嫁妆逾制发生争吵,而贞观七年的婚期也被延后到了贞观八年。这就令李承乾十分费解了。历史改变了,对后世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他不得而知,不过也并没有因此而纠结,毕竟他也不是什么位面之子,来修正时空的,他错由他错去吧。

“陛下驾到。”正思虑着,门外传来了云福的声音,老爹来了。门外此起彼伏的跪拜声。李承乾也站起来到门外迎接。看到李世民走来,刚想行礼,李世民摆了摆手,摒退左右道:“此间只有你我父子二人,无须多礼。”

“昨日你送到朕那里那个酒。。。。”李世民也是好酒之人,宫中好酒不少,可如此烈酒,别说宫中,便是天下也就仅此一家,所以今天亲自来问问。

“父皇,那酒也是儿臣无意中酿出来的,这方法和盐一样,从原本的酒中进行提炼得到的,没想到竟得到如此烈酒,真是意外之喜。东宫之中尚有不少库存。”听到东宫中有库存,李世民轻轻舒了口气,东宫有,那就是他有,没毛病。

“那这酒你想如何处置啊。”

“如今这酒儿臣的作坊每日能出产十三斗,儿臣准备十斗置于明丰庄售卖,三斗留与东宫存储,以备不时之需。”

“不错,你有计划便好。对了,这酒叫什么名字,你准备卖多少钱。”

“酒的名字还没有取,儿臣想着这酒卖到十万钱一斗,是可以的。”

“多少?十万钱?”

“父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间的好酒,可有父皇没喝过的?”

“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事尽知朕不敢说,但如此烈酒确实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父皇,奇货可居,此其一,其二,此物本就没准备卖给寻常百姓家,酿酒之事,本就耗费粮食,此酒更甚,若价格不高,喝的人多了,那吃的粮食都不够了,动摇我大唐之本啊。所以儿臣准备,这酒每日只卖十斗,多了不卖,而每卖出一斗酒,就拿出五百钱,这些钱儿臣准备开办一个粥棚,就开在崇贤馆的门外,每日在宵禁前一个时辰开始,直到宵禁开始时结束。”

“太子心系百姓,此事甚好,但为何要在宵禁前一个时辰才开始?”

“父皇,儿臣偶有出宫,对目前百姓生活有些了解,当前柴米油盐价格并不高,一头猪大概在五百钱,长安很多百姓是能自给自足的,在宵禁前一个时辰这个时间,能自给自足的百姓早已吃完饭了,此时还没吃饭的,那便是真的遇到困难吃不上饭了,这些人才是儿臣想要救济的。”当然,还有些李承乾没说出来,这崇贤馆,李承乾可不准备只开一个,不然每天五千钱开粥棚?要知道,贞观期间,一斗米也不过五钱!这粥棚确实是李承乾计划好的,不过是开在每个崇贤馆的门口,因为李承乾的计划里,崇贤馆之中恐怕有很多穷苦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是家里的劳动力,来读书可能就吃不上饭了,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想读书的事儿,何况这个年代把读书看得很高,很多人的思想里自己是配不上做学问的,而粥棚,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