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做好太子第一步(1/2)

作者:御鱼于渔
李元昌识趣的走了,但是李承乾依然是眉头紧锁,看到李承乾这个表情,两大狗腿春竹和云福见状也不敢说话,只是默默伺候在旁边,一会倒个茶,一会茶凉了,把冷茶倒掉再换一碗。可来自现代的李承乾可不适应这些,一个人静一静就是最好别来人,于是找个茬,把二人支走。

“云福啊,你去告诉那个梁民,他改良的那种纸啊,虽然没办法写字,但是还可以做别的,造价虽不算低,但高门大户负担的起,以后要继续生产,孤有大用。另外造纸术让他们按部就班,不必着急。”

“春竹啊,拿着孤的腰牌,让太子卫率从热气球制造场,玻璃烧制场那撤回来吧,另外通知一下程处嗣,让他带着千牛卫去把那两个地方都看好,等着父皇派人去接管。还有将作监,尤其是造纸术相关的场所,让处嗣再派些人盯着,如今新的竹纸还没出来,父皇没见到新的纸张,先不急于将此地交于父皇。”

二人赶忙应是,急急忙忙的出宫去完成李承乾交代的任务,此时,李承乾才真的是一个人静一静。

李承乾一个人坐着,闭着眼,想着自己从来到这个年代的一幕幕,转眼之间来了已经快一年了,一年的时间里,自己做了不少超越这个年代的事,但究竟能不能改变历史,还是毫无头绪,现在想想还是以前的日子幸福,即便是做错了,无非是挨老姐一顿骂,可如今,唯有改变历史,才有活路,可历史的巨轮又哪是那么容易推动的。

罢了,再难也得做,无论是哪个年代,人都是有求生欲的,李承乾理了理思路,若想稳固太子之位,还要有自己的势力才行,这一点李世民已经不止一次提醒过他了,以前是视若无睹,觉得是以前的李承乾心理有问题,才会被蛊惑去造反,而且根据历史,李承乾爱好突厥文化,还雇人去偷老百姓家的牲畜,这不是心理变态吗,所以自己只要好好生生的当自己的太子,别缺心眼,等着继位就完事儿了,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很多人曾建议李世民废李承乾立魏王李泰,尤其是《括地志》成书以后,但是都被李世民正面拒绝了,所以说只要不谋反,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直到李元昌这个老货过来,才发现那当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有那么一帮不惦着你好的老货天天鼓捣你,万一真出事儿呢,所以还是得给自己找点正事儿干,按照正常历史,贞观十六年,李泰弄出了《括地志》,一下子朝野上下就懵圈了,这也太厉害了这个,还是得李泰当太子啊,然后李承乾就慌了,在贞观十七年,就和李元昌,侯君集,杜荷几个货谋划着造反,结果还没开始,就让自己的卫士纥干承基这个货给告发了,然后就被废了,之后也就挂了,后面就没他事儿了。

李承乾想着想着,一拍大腿,这帮老货都是什么思维,你主编个《括地志》就能当皇上了?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多了,哪有能当皇上的,这都什么逻辑!不过也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就是这么个思维,你是厉害的读书人,你就能当好官。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说白了,《括地志》在历史上是意义重大的一部全新的地理学体裁书,但是在朝堂上,无非是出了一部地理书,被一本书给撼动了太子的位置,说明本身他就不牢靠,那些靠着名正言顺笼络的大臣去世之后,李承乾的地位早就不稳,所以,他现在要做到是发展朝堂之中自己的势力!而这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二代们笼络起来,包括杜荷!

而二代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程家那几口子,倒不是他们有多厉害,主要是程家老头程咬金,太能活了,这几个跟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名将,才是大唐真正的核心,而这几个核心里,程咬金是最能活的!

想罢,李承乾换了身装束,叫来了太子左右清道率,范云峰和刘宇雄,东宫六率,是李世民亲自选的,这二人单打独斗最强,如今李承乾要便装出门,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