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六章 杂念(2/3)

作者:辈水车薪
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回忆片段,还是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的绵绵思念?

我知道,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句,但我一时思维壅塞,只好放在对联群里,随后就有人对曰:从此天涯各自安。

只是刹那间,我的情感之河如决堤般,让我泪盈双眼了……

出句:恰逢花季与君别;

对句:从此天涯各自安。

朋友!我们能拥抱一下吗?

**

五柳树下

饱受樊笼里的煎熬,厌倦尘世的嘈杂。一纸《归去来兮》,在五柳树下铺陈出一个诗的意境。

五棵柳树,伸展着遒劲的枝干,挂着密密匝匝的枝条,如一柄柄巨伞,交相重叠掩荫着一片静谧。

车马喧闹的场景已被弃置在远方。在太阳碾出的红霞里,浓浓的绿色行云流水般铺盖着原野。炊烟袅袅,带缕缕清香,款舞着自然和古朴的风姿。几声犬吠,仿若掉入平湖里的几颗石块,在寂静中滋生出一阵突兀的响动。

先生走来。短褐穿结,白发飘逸着微风的柔和。一柄手杖,轻点着芳草萋萋的土地,烙下一串婉约的韵脚。褪去红尘的眉头,舒展出一抹恬淡的神情。时而驻足,抬头看小鸟在枝头雀跃欢歌,看天边云卷云舒,飘荡自如。时而漫步,低首捋须,轻声吟哦,思绪的翅膀在飞翔中剪撷出悠悠的平仄,释放生命的芳菲。

不垂涎丰厚的俸禄,不钦羡显耀的官爵,心的根如树,深扎在厚实的泥土。缰绳的痕迹依然留在树干的斑驳里,将军来过,排兵布阵的智慧,“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却奈何不了乡野老叟的意念。朋友来过,舌干燥之余,留下一串串惋惜。也许,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心灵最坚韧的盾牌。

脚下的小路,该通向南山的沟壑?雄鸡报晓的时候,曾有沙沙的脚步声一直延伸到晨兴理荒秽的田头。万籁俱寂的夜晚,曾有戴月荷锄归的身影蹒跚。滴满汗水的泥土上,也曾有草盛豆苗稀的窘境和遗憾的叹息。酣睡的梦里,却时常有青山绿水的秀色和归去来兮的喃喃呓语。

那道简陋的篱笆,依然吱吱嘎嘎地叨唠着采菊名句里的那份清雅,守候风去雨来复沓的季节。七八间草屋,静静排列在树荫里,撑起一方遮风避雨的空间。

悠然南山,在窗前苍翠鲜亮。残旧陋室,在身边萧索黯然。先生好读书,喜欢端坐桌前,捧书低吟,在不求甚解的随意间流连。文字的泽光,消融心中的霜雪,把灵魂里延伸的路照得透亮。先生好饮酒,崇尚“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的酒品。醉倒在卧榻上的先生,常常会在恍惚间跟随他笔下的武陵人扁舟轻棹,沿溪而行,在美妙的桃花源里倾听“不知有汉”的故事……沉醉的蒙里却有最清醒的憧憬。

五棵柳树,一道不朽的亮丽风景。雨,点点滴滴葱郁着土地的记忆。风,千万次梳理柳条的依依。又到了采菊的季节,树枝间的那些黄鹂依然还在叙说五柳先生古怪超然,咏唱他的田园赞歌。

菩提树下

一棵菩提树掩映着你和你的诗。

曾经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脚步,却羁绊在菩提寺的门槛上。“慷慨依长剑”的浩然之气,在生命的天平上竟如一片浮动的羽毛。些许泻药,也泻不去名节上的污垢。

曾经集青睐与宠幸于一身,光彩夺目。却被“叛臣”的标签贴得形容枯槁,命在漏刻。好在一首《凝碧池》,如一块坚硬的铁甲,护住了本该被砍去的脑袋。

一路风雨,你终于在菩提树下安下了心。

树上,蓝天里白云如絮悠悠飘浮,凝固着空蒙的深邃。树下,一条辋河潺而流,流出没有污浊和利诱的平静。总有枝条摇曳,传递虚玄的奥秘。几片落叶,清晰的脉络里有着读不完的哲理。

你在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