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泰山封禅准备中(2/4)

作者:宝珠道长
升起好感。

他太擅于钻营,为人异常虚伪,是个典型政客。十月初二那天,与袁异式交谈,得到稀奇消息,更加不屑一顾。昔日东征百济,仁轨是青州刺史,检校渡海运粮。不巧遭遇风暴,损失粮船众多,丁夫溺死甚众。

朝廷经过彻查,监察御史袁异式,奔赴青州审问。李义府找异式,让他到了青州,逼刘仁轨自尽。仁轨不想自杀,所以据理力争,颇为大义凛然。

异式回京复命,为防止他逃跑,用铁链锁住他。后来李治开恩,仁轨躲藏百济,开始苦心经营。终于熬出了头,高升为大司宪,成为御史总管。可怜的袁异式,仍是监察御史,成了他的部下。

因为那段旧怨,担心公报私仇,惶惶不可终日。搞笑的事来了,仁轨入职当天,便找来袁异式。把酒倒地上,信誓旦旦说:之前的不愉快,我从来没在意,如果公报私仇,就像此酒洒地。

大概意思就是,过去的不追究,以后精诚合作。异式诚惶诚恐,找到武康斡旋,准备摆宴请罪。酒席还没备好,仁轨再次作妖,竟举荐袁异式,为殿中侍御史。

御史共有三种,侍御史最高等,负责纠举百官。殿中御史次之,掌管殿廷仪式,纠察违规仪仗。监察御史最苦,负责地方州县,隔三差五出差。朝廷派的任务,如果远在岭南,能把他们搞哭。

所以仁轨此举,是以德报怨吗,武康乐出猪声。好虚伪的人啊,这场政治作秀,令人击节赞赏。俗话说的好,公报私仇者,是卑劣小人。以德报怨者,不合乎常理,心中必有诈。

伟大的孔丘先生,对于以德报怨,也是不以为然。难道你刘仁轨,比孔丘更高尚,开什么玩笑啊。懒得再过问,告诫袁异式,不要摆宴了,赶紧开溜吧。马上找关系,离开御史台,那人太阴险,你斗不过他。

冬季十月十五,媚娘上陈情表:旧时封禅大典,祭祀地神之时,由皇太后陪祭,三公九卿主祭。妾身依据周礼,窃以为不妥当,男女没有区别。恳请陛下允许,我率内外命妇,主持祭祀典礼。

这是商量好的,李治言而有信,很快颁布诏书:社首山的地神,武皇后为亚献,作为第二梯队。越国太妃燕氏,作为第三梯队,完成最终献祭。

这个越国太妃,是太宗燕德妃,越王李贞之母。燕德妃的母亲,和媚娘的母亲,是亲堂姐妹儿。媚娘与燕太妃,就是表姐妹儿,太妃性格谦和,两人关系不错。

昔日媚娘进宫,就是燕妃举荐,武康也敬重她。将来李贞倒武,媚娘杀其满门,不牵连燕妃墓。李敬业叛乱时,不仅大杀特杀,还挖李勣的墓。最后戮棺鞭尸,吊在城头曝晒,由此可见亲疏。

十月二十四日,李治再次下诏,大概意思是说:往届的泰山封禅,天神地神的祭坛,牌位摆设很寒酸。枯干的麦秸秆,陶土做的酒瓢,都是什么东西?朕要与众不同,改用绫罗绸缎,黄金白银酒壶,以后按此惯例。

又颁诏书指定,郊外祭祀天地,太庙祭祀祖先,包括宫廷宴会,各用专业舞曲。文舞《功成庆善乐》,武舞《神功破陈乐》,以后形成惯例。所谓文舞武舞,拿的东西不同,文拿古笛鸡毛,武拿盾牌斧头。

十月二十六日,一切安排妥当。李治体恤下属,官员放假两天,二十八日出发。大概路线如下,以洛阳为,先去帝丘濮阳,经由山东郓州,到达山东齐州,最后泰山脚下。

至于回程路线,李治的意思是,封禅以后再说。武康难得休息,兴冲冲回到家,帮忙收拾东西。小媳妇和大丫,都有诰命在身,到时跟着媚娘,完成亚献祭祀。

全家老小都去,各种生活用品,衣服盘缠等等,装了六辆马车。此次队伍庞大,只能住宿野外,必须慎之又慎。婺倭两营部曲,共计六百余人,也都跟随护卫。

闹闹兴奋异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