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二章 与孙仁师比箭法(2/5)

作者:宝珠道长
身份,把持倭国朝政。川岛是其子嗣,以监军身份,跟随水师远征。旁边的小女孩,是同母妹明日香,悄悄跟过来的。

朴市继续哭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请转告太子,向唐帝请罪,无论什么条件,都要答应他们。同时派遣唐使,向唐国学习,全部都要学习。”

说到这里,表情严肃:“老臣十分担心,唐帝为了报复,会派大唐舰队,侵略我国本土。所以老臣建议,发动全国之力,构建防御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川岛潸然泪下:“倭国与唐国,实力天差地别,岂敢再次挑衅。不过朴市将军,唐军的指挥官,是杀神武变之。他久经沙场,穷凶极恶,心狠手辣。今年二十八岁,是唐国的强硬派,不会接受投降。”

明日香垂着头,咬嘴着唇不言,模样泫然欲泣,娇躯瑟瑟发抖。早在倭国皇宫,听过武康凶名,本人嗜血成性,是唐国的杀神。曾在漠北草原,坑杀铁勒降兵,整整十三万众。

他也恨倭国人,援百济的陆军,被他俘虏之后,全部斩首示众。现在水师溃败,他已胜券在握,应该停止杀戮,打捞落水士兵。可他现在做的,是在赶尽杀绝,就算我们投降,也会被他处死。

朴市面如死灰,放下手中匕首,高举方形锦盒:“此乃太子所赐,齐明大王的黄袍,还有太子国书。只要展开黄袍,武康不会放肆。老臣方才所言,皇子定要转达,老臣感激涕零。”

说完放下锦盒,拔出锋利匕首,自刎脖颈而死。明日香忍不住,捂嘴嘤嘤哭泣。川岛仰头长叹,良久后站起身,扫视舱内侍卫,淡淡发号施令:“旗舰靠江行,向唐军投降。”

此刻白村江上,报数仍在继续,比赛仍在进行。武康搜索猎物,很快发现异常,倭军旗舰甲板,出现许多人影。数十个铁甲兵,手里举着铁盾,围成圆形防御。

中央有三个人,左边高举长矛,上面悬挂头颅。右边两跟木棒,撑着赭黄袍子,颜色黄中带赤。类似于土黄色,又像落日余晖,是皇帝专用色,只有李九能穿。

确实不敢放肆,射击李九圣袍,为大不敬之举,会被上纲上线。倭人终于放心,战船艰难开动,缓缓靠进江岸。溺水的倭国兵,都在大声呼救,有的抓住船桨,有的攀爬战船。

船上的倭兵侍卫,很快拉开弓箭,射杀溺水袍泽,保持旗舰航行。唐军不再报数,开始摇旗呐喊,你们自相残杀,我们强势围观。鼓励溺水倭兵,赶紧把船掀翻。

画面颇为喜感,武康嗤之以鼻,突然调转箭头,瞄准那首旗舰。利箭风驰电掣,左边持盾卫士,小腹被箭射中。伴随凄凉惨叫,丢弃手中盾牌,身体还没倒下,胸口再度中箭。

武康搭上羽箭,却没拉开弓弦,望着仁师诡笑:“你们老孙家,很擅长打倭人,仁师兄算一个。还有戚继光将军,孙立人将军,都是抗倭名将。反观我老武家,没能拿出手的。”

仁师呵呵:“孙姓和戚姓,可能源出同祖,这个我也赞同。不过纵观历史,此次白江海战,是汉倭首次交锋。戚继光和孙立人,历史从未记载,我也从未听说,还请变之释疑。”

武康笑而不语,这个不能着急,千百年后就会有。缓缓拉开长弓,瞄准黄袍右边,煞有介事的说:“纵观古今历史,武家没人名人。能拿出手的,估计只有家姊,名声也不太好。”

羽箭疾射而出,黄袍右边盾手,也是小腹中箭。仁师果断发射,完成心脏补刀,摇头晃脑道:“愚兄倒是觉得,皇后名声很好。听水驿公差说,那道罢造船诏书,是皇后劝谏的。”

貌似有些道理,前不久收公文:海东累年用兵,百姓困于征调,卫士战溺死者,堪称多如牛毛。李九颁布诏书,罢青州莱州等,三十六州造船所。遣司元(户部)官员,下十道慰问百姓。

其余的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