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小事扳倒大人物(2/4)

作者:宝珠道长
儿子犯事,都会想方设法,包庇他的罪过。那些大义灭亲,以法为天的官,影视剧里才有。估计在他看来,纵马踩踏农田,根本不是个事。已经教训过了,也不是我踩的,肯定安然无恙。

武康得到消息,差点笑出猪声:“许圉师和杨德裔,知情不报的把柄,已经被我抓住。顺子你知道吗,是人都会犯错,关键要看错误,会被何人利用。这两个老油条,面对鸡毛蒜皮,果然丧失警惕。”

你们也不想想,一个平头百姓,因为一件小事,竟敢不依不饶。直接来到宪台,投递一纸诉状,告宰相家二代。他哪来的勇气,又哪来的自信,不怕宰相报复?

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勘破端倪。当事田主身后,必有强大靠山,且能叫板宰相。不过非常可惜,你们失去警惕,没有深入思考。我准备的考卷,你们审题出错,接下来都是错。

钱顺小声回话:“第一步已完成,该进行第二步,继续推波助澜,把雪球滚起来。不过属下以为,大佬不要出面,你们俩有过节,圣人肯定知道。如果你来举报,恐怕适得其反。”

武康笑而不语,只要团成雪球,就会有人推动,静观其变就行。等到六月初十,上诉无门的田主,遇见了热心人。西台舍人、司宪大夫袁公瑜,派人询问过程,然后改名换姓,举报给了李九。

说起袁公瑜,武康十分佩服。他博学多才,得太宗赏识,升大理司直。等李九登基,升大理寺丞。断案有理有据,量刑公正合理,他处理的案件,从来没人上诉。李九也很赏识,身兼两个官职,就是最好证明。

品行十分端正,眼里不揉沙子,同时嫉恶如仇,所以主动出手,帮助平头百姓。将来过世之后,葬在洛阳邙山。武康在上辈子,读过他的墓志铭,由狄仁杰书写。大忠臣狄仁杰,对他很高评价,也都符合事实。

然而搞笑的是,正史中的袁公瑜,不是忠良之臣,而是陷害忠良,坏成狗的奸臣。新唐书奸臣传,也有他的名字,与许敬宗、李义府,以及武康的岳父,已过世的崔义玄,并称为四大金刚,武则天的四走狗。

这个可以理解,典型的一刀切,早就司空见惯。满朝文武百官,无论做过什么,无论品德如何,只要支持武媚,就是头号奸臣。只要反对武媚,不管什么原因,都是忠臣良将。

正史上的许圉师,被吹出了天际,响当当的忠臣。武康处心积虑,摆局收拾圉师,肯定是个奸臣。你为百姓出头,只要伤害忠臣,那你就是奸臣。不过无所谓的,生前的骂名,死后的诋毁,全都去他老母。

前两步已完成,雪球滚的够大,收尾即将开始。此次李九问话,就是最后机会,你若应对不好,我就达成目的。你会卷铺盖走人,大司宪杨德裔,也会被你牵连。雪球融化成水,还是凝结成冰,在你一念之间。

李九轻咳几声,盯着他淡淡道:“圉师身为宰相,竟然教子无方。自然踩踏农田,发生口角之后,鸣镝以射百姓。你却隐瞒不报,岂不是滥用权,岂不是作威福?”

圉师面沉似水,偷瞟敬宗义府,回话不卑不亢:“臣是中枢宰相,怀着赤子之心,以正道事陛下。可惜众口难调,不能悉合众心,是以被人攻讦,臣请陛下明鉴。”

许敬宗李义府,都是置若罔闻,武康强忍笑意。直到此时此刻,你竟然不知道,究竟是谁害你。圉师啊圉师,不是我的局好,是你配合的好。最后破局希望,被你亲手葬送,等着倒大霉吧。

李九脸色难看,圉师继续辩解:“臣纵观历史,能作威福者,或手握强兵,或身居重镇。臣乃一介文官,侍奉圣明君主,只知闭门自守,何敢作威作福,望陛下明察。”

气场霎时沉寂,武康听力极好,身后呼吸更重。不禁扯出诡笑,圉师太过配合,已经大功告成。此局的第三步,是让局中主角,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