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五章 如何处理众战俘(2/4)

作者:宝珠道长
下定决心,若非万不得已,禁止他们冲锋。

到了酉时左右,老薛派人通知,明天辰时两刻,主力会开过来,做好迎接准备。武康嗤之以鼻,老扑街郑仁泰,重病终于痊愈。你丫没有病死,老天爷不开眼。

心情莫名烦躁,总有不祥预感,觉的就在明天,会有恶事发生。冥思苦想许久,理不出所以然,搞的头痛欲裂。也没胃口吃饭,起身离开帐篷,漫步在军营里。

路过座小帐篷,听见里面歌声,貌似不堪入耳:花兵月阵暗交攻,久惯营城一路通,白雪消时还有白,红花落尽更无红。寸心独晓泉流下,万乐谁知火热中,信是将军多便益,起来却是五更钟。

这淫词艳曲,挺诗情画意,也非常内涵。掀帐帘进营房,淫笑戛然而止,卫士纷纷起身,给大将军见礼。武康和颜悦色,摆摆手笑道:“弟兄们别紧张,我来串门的。刚才谁唱曲,很合我胃口,再来首听听。”

军火面面相觑,火长满脸谄笑:“将军若喜欢,那再来一首。仙子娇娆骨肉均,芳心共醉碧罗茵,情深既肇桃源会,妙蹙西施柳叶颦。洞里泉生方寸地,花间蝶恋一团春,分明汝我难分辨,天赐人间吻合人。”

品味曲中之意,不禁哑然失笑,拍着巴掌叫好。气氛开始和谐,卫士不再拘谨,也都挂上笑容。武康心情好转,看中间铁马盂,突然有了胃口,扭头吩咐赵声:“去营里拿吃的,今晚在这搭伙,都没意见吧?”

卫士赶紧摇头,无不暗生好感,传言果然不虚,武将军平易近人,没有丝毫官架子。火长赔着笑,吩咐众卫士:“武将军串门,都拿出好东西,咱们好好招待。”

外蒙古草原,昼夜温差大,围着铁马盂,能愉快聊天。所谓铁马盂,长的像痰盂,府兵出征时,必带的装备。个头相当大,能装很多粮食,用来做饭取暖。

武康对府兵,很是有好感,类似后世农民,生活都很艰苦。农忙时耕地,农闲也忙碌。后世的农民,会进城打工;唐朝的农民,会苦练武艺,随时准备着,为国家征战。

接到出征命令,开始武装自己,准备各种工具。首先是吃的,每人自带干粮,至少九斗麦饭,以及两斗大米。从折冲府军械库,领出自备的武器:长弓和箭囊,三十支羽箭,横刀和磨刀石,毡帽和毡装,解结锥和行藤。

行藤是皮制护具,从腰延伸到脚,射箭时避免受伤。解结锥能撬箱子,解开绳子死结,很实用的工具。折冲府军械库,根据实际情况,分发各种战甲。

根据兵种不同,分配马槊或陌刀,陌刀棒和强弩,各种防御盾牌。所以唐朝卫士,单兵装备很多,各种武器防具,武装到了牙齿。除了单兵装备,还有火队装备,也是相当的多。

十人为一军火,分配六匹驮马,或者六头毛驴,用来驮运物质。生铁马盂一个,用来吃饭取暖;乌布幕一顶,用来搭建帐篷;布做的马槽,喂食驮马毛驴。

挖战壕的铁锹,刨土用的镐头,挖槽打孔的凿子,舂米用的碓头。还要带个箩筐,等打了胜仗,用它装战利品。斧子、钳子和锯子,每样来一把,用来制造器械,劈荆斩棘开路。两把镰刀,两张甲牀,用来放盔甲。

队装备包括:取火的火钻,胸马绳一套,首羁足拌三套。各种各样的装备,挂的满身都是,堪比特种部队。不像影视剧里,士兵干干净净,穿明晃晃盔甲,手里拎刀或矛。

卫士准备麦饭,恭敬的递过来,武康起身道谢。所谓的麦饭,是陕西的小吃,后世小有名气。面粉混合野菜,撒上些许盐巴,放在锅里蒸熟,也就是菜馒头。

吃完菠菜麦饭,火长又递来个,武康瞠目结舌,竟然是榆钱馍。赶紧接手道谢,然后狼吞虎咽。半个馒头下肚,品味熟悉味道,想起伤心往事,眼里闪出泪花。

卫士全员懵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