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 行军燕然都护府(2/5)

作者:宝珠道长


接下来走流程,众宰相拟诏书,李九朱笔御批,君令即刻下达。关内道折冲府,调遣三十五支,诸如凤神府等,多为中等精锐。河南道折冲府,调遣二十五支,共计七万卫士。

北方单于都护府,征发三万突厥兵,步骑共计十万兵,奔赴漠北伐铁勒。按照朝廷惯例,部队开拔之前,皇帝宫中设宴,勉励诸位将军。所以朝会结束,合璧宫绮云殿,饕鬄大餐践行。

提起绮云殿,武康轻叹气。在不久的将来,媚娘的心头肉,当今太子李弘,我的便宜外甥,会暴毙绮云殿。入殿见到李弘,心头阴霾更盛,七岁的小正太,身体很是单薄,脸色也不正常。

等见完君臣礼,李弘文质彬彬,给舅舅行晚辈礼。从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亲密,媚娘调教很好。这个小兔崽子,当年每次见面,都被我这张脸,吓的哇哇哭。现在长大了,貌似懂事了,还像个人样。

满桌宫廷佳肴,只要李九作陪,必定索然无味。推杯换盏后,宴席进入尾声,李九对薛仁贵说:“古代善射之人,箭透七层铠甲。仁贵坐镇中军,武艺恐怕退步,射五层甲试试。”

仁贵果断应命,众人来到殿外,太监奉上强弓。宫人立刻准备,木头人穿皮甲。所谓的皮甲,牛皮浸泡树脂,硬化后刷油漆。防御不如铁甲,胜在便宜轻便,是唐军制式战甲。

五层厚厚皮甲,仁贵搭弓射箭,轻松穿甲而过。李九拍手叫好,马上吩咐太监,赏赐极品铁甲。李弘瞅向舅舅,向李九谏言道:“常听阿母说,舅舅勇冠三军,箭法百发百中。弘儿想见识下,恳请陛下批准。”

小大人的模样,惹李九哈大笑,众人也都莞尔。武康当仁不让,拉开两石强弓,长箭气势如虹,轻松射穿五层。刹那满堂喝彩,李九夸赞几句,煞有介事道:“最好的盔甲,已经给了你,此次无赏赐。”

武康连道不敢,那套黄金战甲,数次救我性命,肯定不会换掉。赏赐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确定,太子对我的态度。李九和媚娘,都很宠爱他,对我没敌意,比什么都好。

离开上林苑,回到扈从营,准备出征事宜。吩咐钱顺回家,点齐二百亲卫,其余护卫媳妇。然后提笔写信:亲爱的媳妇,我又要出征,乖乖呆在家。我是扈从将军,不能擅离军营,所以书信告别。

派出楚神客,回洛阳送信,顺便取装备。到了午时左右,媚娘如期而至,带了很多东西:几十片金叶子,打包的熟羊肉,精装的高粱酒,各种宫廷糕点,各种常备药品,还有几件衣服。

然后不停嘱咐,絮絮叨叨很久,亲情味很浓浓,令人心旷神怡。媚娘前脚刚走,媳妇后脚来到,还带来女儿闹闹。同样的絮叨,同样的嘱咐,同样的关怀。

晚上哄睡闹闹,做完热身运动,小晴愁眉苦脸:“行军长史是文职,出谋划策就行,不要冲锋陷阵。另外我决定了,等你出征回来,咱家添几房妾室。”

这福利相当好,可惜不是时候,画风也不太对。武康装腔作势,额头互相碰触,煞有介事道:“没有发烧呀,说什么胡话?是否有长舌妇,说你吃醋善妒?关起门过日子,自己开心就行,别理流言蜚语。”

小晴嗤之以鼻,模样很是认真:“我行我素惯了,那些无聊指责,从不放在心上。我是真心实意,夫君立的誓言,不要再履行了,武家需要子嗣。李义府夫人说,夫君只是难孕,找到易孕女人,就会诞下子嗣。”

武康哑然失笑,我是正常男人,是你不能生育。还是算了吧,倘若生孩子,李九的戒心,会恢复从前。对于他来说,不能生的外戚,才是好的外戚。

武家兄弟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不能纳妾。本想开口拒绝,心思电转间,有了馊主意:“纳妾归你管,你看着办吧。此次出征漠北,至少半年时间。抓紧时间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