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西突厥战事落幕(2/4)

作者:宝珠道长
喜色,来到中央沙盘。武康拔掉四蓝旗,代表左厢四千骑,丢阵亡旗盒里。拔出六支红旗,代表四千回纥兵,两千新城府步兵。移到金牙山东南脚,顶在六蓝旗前边,重重插入黏土。

泾渭分明两色棋,久而未动的红旗,迈出决定性一步。苏定方手拈长髯,看向婆闰可汗,由衷的夸奖道:“回纥勇士,骁勇善战;仆骨王子,勇冠三军;婆闰将军,后继有人。”

弥射和步真,任雅相和武康,纷纷随声附和,奉上热乎乎马屁。婆闰眉开眼笑,乐的手舞足蹈,不停谦虚着。处木昆曲率啜,是贺鲁的女婿,铁杆死硬分子。砍掉他的脑袋,政治意义重大,等于阵斩十万兵。

武康衷心赞美,扬言会战结束,和仆骨比摔跤,惹得众人大笑。婆闰当即应允,信心十足道:“武国舅骁勇善战,若论弓马骑射,与仆骨半斤八两。若论摔跤相扑,国舅必败无疑,仆骨回纥第一。”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打不赢就加入,没什么大不了。武康言笑晏晏,对于回纥部落,内心非常敬重。他们是维吾尔族远祖,也是大唐铁哥们儿,为大唐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婆闰的父亲吐迷度,首位归附的回纥可汗,曾协助唐灭薛延陀。后来被侄子乌纥杀害,婆闰继任可汗,继任左骁卫将军,大俟利发,瀚海都督。此次讨伐西突厥,婆闰主动请缨,率五千骑兵参战。

最主要的原因,回纥知道感恩,是真正的友邦。在大唐帮助下,逐渐强大起来,建立回鹘汗国,雄霸漠北草原。强大以后,没有侵犯,仍受大唐节制。还知恩图报,协助平定安史之乱,使大唐转危为安。

通讯兵再次来到,又有好消息:阿史那元庆、阿史那元爽,萧嗣业和楚神客,歼灭右厢四千骑。元爽一马当先,生擒阿史那薄布,大破右厢后军。楚神客率兴隆府,占据金牙北线,正往南线进攻。

帐内爆发狂笑,弥射手舞足蹈,元庆和元爽,都是他的儿子。儿子们露脸,老子自然欣慰。武康也很欣慰,老楚和兴隆府,都是好样的,没让大佬失望。

众人送上马屁,大赞虎父无犬子,弥射也不谦虚,美滋滋的接受。这俩阿史那兄弟,和媚娘的兄长同名,却比他们强太多。突厥第六代贵族,个个勇武彪悍,都是军中猛将。

不经意剑发现,阿史那步真的眼中,嫉妒转瞬而逝,笑容也很虚伪。武康嗤之以鼻,这就是个伪君子,毕生算计兄弟。大概四年后,诬告弥射谋反,导致弥射被冤杀。

懒得理会龌龊,履行本职工作,插拔沙盘军旗。黑色的金牙山,南北插上红旗,像伸出的拳头。配合中军部队,呈现半月形,突厥被包围。照此势头发展,要不了多久,贺鲁就会崩盘。

接下来的时间,谍报频频来传,红旗步步推进,蚕食蓝旗空间。盒里的阵亡旗,九根蓝和三根红,战损比很不错。贺鲁是强弩之末,大佬们放下心,气氛越发轻松。

他们各自落座,悠闲喝茶,惬意聊天。武康坚守岗位,不断听取战报,不断挪动红旗,不断拿掉蓝旗。包围圈越发小,战报越发频繁,斩获越来越多,竟达到两万人。

半个时辰后,听到依稀欢呼,众人全部起身,不约而同离开。武康无声微笑,丢掉手中小旗,离开中军大帐。接钱顺手中缰绳,挂平郎手中横刀,踩马镫上马背,跟随苏定方离开。

越靠近金牙山,欢呼声越大,很快震天动地。数不清的战马,被唐兵收拢;大片突厥兵,老实蹲地上,高举双手投降。大部队外围,大佬们下马,步伐大步流星,直奔金牙山脚。

突厥指挥台上,苏定方温柔抚摸着,土黄色巨大战鼓。抬头仰望旗杆,凝视青色大旗,是贺鲁的大纛。所谓的鼓纛,是少数民族首领,受皇帝册封后,赏赐他们的信物。

苏定方命令下旗,武康挺身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