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火炕孵鸡初设想(2/4)

作者:宝珠道长
顿饭,我想早日把火炕立起来。另外还请老丈找木匠,打造一些木盒子,长三尺、宽两尺、高四寸。”

许老丈满口应下,继续道:“咱们这条街,有很多泥水匠、木匠,没必要找外面的人。既然二郎信得过我,我就接下这个工,等下先通知工匠,一起去买材料,明天就开工。我向二郎保证,不出旬日就能完工!”

“有老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武康非常满意,这条街卧虎藏龙呀,街坊都是工匠。转身对许三郊说:“三郎回家稍待,我让你嫂子帮忙梳洗,咱们一起回州衙。”

亲自把许家父子送出大门,回到卧室更衣梳洗,如烟帮他挽发髻,边梳头边说:“郎君恕奴奴多嘴,西厢房多好的房子,为什么折腾呀?火炕又是干什么用的?”

武康想了想,实话实说道:“火炕其实就是床,可以烧火取暖的床。每到天寒地冻的冬天,没有棉衣、兽皮御寒的穷苦人家,就靠火炕御寒过冬!如果北方地区家家盘炕,冬天能少冻死许多人。”

如烟想了想,还是不太理解:“也许郎君是对的,可婺州的冬天不冷,加床被子就过去,没必要大费周章造火炕。再说就咱们三个,睡不了那么大的床!”

武康竖起大拇指,笑着夸赞:“烟儿说的不错,火炕在江南地区,确实没用武之地。不过咱家的炕,不是睡人的,而是睡鸡孵化小鸡的。在我的故乡,很多电力热力不足的农村,都用这种土办法孵小鸡。”

“哼,郎君又哄奴奴”,如烟噘嘴表达不满:“老母鸡抱窝暖小鸡,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睦州和婺州挨着,奴家虽然孤陋寡闻,对睦州也多少了解,没听过那里有火炕,也没听过那里用火炕暖小鸡!”

“睦州是家乡,不是故乡”,武康怕她寻根究底,转移话题说:“孵化小鸡的核心是温度,就是咱们说的热量。人的热量没母鸡高,所以孵不出小鸡。如果火炕的热量,达到小鸡破壳的需求,不用母鸡也能孵小鸡。”

武康略微迟疑,思考几秒接着说:“咱们的火坑如果火力全开,至少孵蛋千个,暂时按三成折损算,得小鸡七白只。除去二十天柴火钱,雇佣工人的薪钱,能挣多少钱呢?”

如烟信口拈来:“鸡蛋一文一个,小鸡十文一只,得钱七贯。除去木材,差不多剩六贯。嘻嘻,如果按郎君说的,咱们发财啦!一个月六贯多,一年七八十贯呢!”

武康微笑道:“烟儿少算了人工,雇佣工人也得花钱,估计比买柴火都贵!”

如烟满脸娇笑,边挽发髻边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郎君没考虑周全!孵小鸡是咱们的摇钱树,当然不能雇外人,可不能被他们学了去。咱们去集市买奴婢,让他们孵小鸡,保证万无一失!”

武康一时没反应过来,良久才点了点头,差点忘记了,唐朝有奴隶存在。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好像叫《昆仑奴》来着,说的就是大唐的奴隶。他们地位很低,主人无故杀害他们,只需服一年的劳役。如果他们犯罪,主人没让衙门处理,私自将其杀害,只需挨一百大板。

生在新时代的武康,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也没太纠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想到这默认如烟买奴,开始思考棘手的,令人头皮发麻的核心问题,怎样测量以及控制温度。

控制好解决,温度高了搬几块冰降温,低了多盖两层棉被。温度测量比较棘手,后世有温度计,几块钱就能买到,可大唐去哪里买?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说自己是体育老师,就是发明温度计的伽利略,穿越到大唐也得抓瞎!

思来想去,也就剩下人工感觉了。后世村里有个村医古大妈,开诊所三十多年,有个拿手绝活,量体温从来不用温度表。把手指伸在病人腋下,就知道烧多少度,精确堪比体温计,误差最多01度。说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