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9章 蝗灾(1/2)

作者:爱在流云
李欣还就在益州分舵,他不得不来,并且是和泰岚清和1号同来。

泰岚清二人在路上就接到羊铮夫妻传信,让他们到益州帮李欣处理那边事务。

他们还不知道谢峰一行人进了益州。

在谢峰一行人进分舵时,他们三人还在田野中。

荆州、扬州、梁州三州发生蝗灾,根据三州子弟来报,蝗虫铺天盖地,瞬间就吃光所有庄稼,让人防不胜防。

根据经验,益州也难逃蝗灾,他虽然来时带了治蝗药物,但还是远水不能解近渴。他们到时,益州大部分地方庄稼也倾刻间成为蝗虫美食。

泰岚清的到来,缓解了灾情,但也是不能阻止,刘裕的药数量有限,药效慢,在药起作用时,庄稼已被食光。

泰岚清尽力灭杀了一部分蝗虫,群众又自发组织灭蝗。益州境内一旦发现蝗影,就会尽时通知他们三人。

泰岚清和1号速度极快,他们成功阻止了两波蝗灾,保着了数百亩庄稼,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不让蝗虫蚕食保着的数百亩庄稼。

周边三州,已无庄稼可食,蝗虫自然不会放过这数百亩庄稼,这数百亩也是四州仅有的收成,今年自是大荒之年。

“再过数日,蝗虫就不会再光顾。”泰岚清看着成熟的庄稼说。

“咱们吃蝗度灾计划正在进行中。用药那此死蝗虫都烧了,现在组织捕蝗,大家都知道蝗虫能食,以蝗为食发动不难。只是这蝗虫数量有限,益州保着这数百亩地是杯水车薪。”1号知道今年蝗灾严重,他开始为灾区民众担心。

“这此蝗灾有人为因素。”泰岚清说,“根据我观察,首发杨州飞蝗个头大,肉多,明显是人工饲养用来吃的。这种大规模的饲养蝗虫,管理不好,飞出,自然就是人间灾祸。”

泰岚清现在对他和刘裕当初发明吃蝗美食真是很懊恼。他们真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不性不喜束缚,就是严刑峻法,也有人不听约束,况且这种不被官府禁止的饲养食虫。为眼前利益变本加厉,就会自食其果,只是这少数人的贪婪行径却由大部分民众为其买单。

当时为解决问题而创造的一个美食品类,因没有后续的监管措施,致更严重的后果。这让泰岚清很懊恼,他现在感觉自己很无助,明白了为什么羊铮能在西域将一方疆土治理得井井有条,却在中原无能为力。

因为他只是一介平民,他的能力有限。而在西域,他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自然是治理有方。现在他明白权力的重要性了,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希望谢峰夫妻前去管理。

“在毫无知觉间发生如此大规模蝗灾,是蹊跷。民间捕蝗、食蝗,蝗虫数量有限,咱们放松了警惕,没将那此饲养着的蝗虫计算进来。”李欣感慨着,早几年前曹翊就担心,因为太平了几年,偶有也是欠收,大家都放松警惕了。

“人们没了庄稼收入,现在应是在全力捕蝗中,很难再发生以前那么大规模的蝗灾。”泰岚清虽然知道不会再有大规模蝗灾发生,但他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数百亩地不能有差池,这是四州百姓今年的所有收成。

“四州最近几年年年收成,应该家家有余粮,今年蝗灾波及应该不大。再加捕蝗度饥措施,还不至于让百姓流离失所。”李欣说。

“朝廷应该会赈灾,这多年国库充盈,四州百姓不会发现以前大荒时人食人的惨景。”泰岚清寄希望于朝廷。

“朝廷难说。内斗不止,赈灾的官员任用不当,就会大发民难财。如果再发生斗米半银,这朝纲就真坏了。”李欣对朝廷不抱多大希望。

“现在朝廷杨竣辅政,他还不至于不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四州大灾,他不会给人打压口实,一定会按律赈灾。咱们监督灾粮能分到民众手中即可。”泰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