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又是分离(1/3)

作者:爱在流云
羊铮听长辈们讨论陆抗此人,心中也对他多了好奇,如果只是清谈论道,与家国无碍,陆抗有此心并无不妥,只是他怎么就自信在道德塾晋人不会对他不利?没人知晓他的行踪?

“铮儿有什么疑虑?”羊祜看儿子神色不定,问道。

“父亲,陆杭为什么要只身涉险?”

“你怎么认为他前来就是涉险?”羊祜听他如此问,反问道。

“晋军与东吴军队开战数次,各有胜负。”羊铮说,“道德塾虽为学术机构,也是横跨晋吴两地,但他的主事是晋人,先生也是晋人,陆抗是吴军驻守长江防线的最高统帅,他难道不怕这是咱们为他设的局?他前来只为论道?”

“他这次不也同刘荀一同前来了吗?”羊祜说道,“陆抗是吴国柱石,他的安危关系到吴国能否继续苟安。他敢只身前来,必有防备,他对我等行径虽存疑,但因我等行无差池之处,又深得两岸百姓信任,他想动我们要有借口,也许他这是在寻找借口。”

“父亲是说,他这是在以已身做诱饵?”羊铮难以想象,一个国之重臣,会以自己为诱饵。

“他应该自知寿命不久,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为,为吴国赢得时间,如果他遇害或遇险,吴军就可名正言顺收复荆州。陆抗深得民心、军心,他若遇害,必起风浪。陆抗到荆州后,提醒孙皓不要盲目迷信长江天堑,应该认真备战。他把自己的想法归纳为十七条建议,请求实行。好在孙皓没有采纳,不然就晋军当时情形,难以对抗,坐镇荆州的也许就是他陆抗了。”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晋军平了凉州叛乱,中原这几年又丰收,陆抗担心再不行动,就错失良机?”羊铮盯着羊祜面前地图说。早在几年前,吴主如听陆抗谏言,有机会收复荆州。但此一时的彼一时,现晋国虽还不能一举灭吴,吴国想收复荆州也是已无可能。

“现在不是灭吴最佳时节,咱们部署尚未展开,如果陆抗真前来与你论道,你要多加小心,必要时还要护他周全,对陆抗此人,你行大德,纵使敌人他也会尊敬你。如果是宵小之辈行径,就是国人,他也会视你如草芥。”羊祜说。

“孩儿知道了。”羊铮点头。他心中已有与陆抗相处的初步计划了。

“翊儿,”羊祜对一直沉默不语的曹翊说,“陆压的那个船舶设计很奇妙,听说你研究后有了心得?”

“是的。”曹翊说。

李二公子在谢峰平安归来后,就接到了回返命令。他回去就将所见所闻给众人仔细说了一遍,曹翊在听到那个船舶精妙处后,找张三又仔细问了他在水中所见所闻,现在她已对其中原由有了大概了解。

“武帝已令益州刺史在长江上游修造舰船,你拿我手令前去,他自会放手让你去做。”羊祜说。

羊铮闻言不由低叹了声,他本以为曹翊来后荆州后就以安逸,但现在父亲又交给她如此重任,他又不能同行,由是心中烦恼,不由叹息出声。

“铮儿是担心翊儿吧。”荀芸听羊祜如此安排也是心中暗叹,羊夫人等抱孙子的计划怕是要落空。

“是的。”羊铮直言道。他是真的担心曹翊。

曹翊知道要和羊铮分离,脸上多了戚色,她的嘴唇咬了几咬,终还是没出声,沉默了。

“我想,就是你设计好图纸,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得出。”羊祜看了一眼儿子、儿媳说。

他也知道这样将两个人分开有点残忍,但终非生离死别,益州刺史是他亲自向武帝点要的,长江上游船只督办是他攻吴计划重要部分,而船中重要仪器建造是重中之重,非曹翊不能。

“翊儿一人前往,终是不妥。”荀芸说,“铮儿既然在此开课,我便陪翊儿前往。”

“如此甚好。”羊祜听闻荀芸如此说,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