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娶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女做正妻的道理。不说别的,以她这种背景就是家中的下人只怕都不会真正臣服于她,再者小门小户出身尽管诗书琴画一类的才艺可以学会,这当家理事内要能助长辈主持家务,外要能跟结交的内眷走动往来,这是小户人家的姑娘不可能有机会学习得到的,而且蓬门小户出来的姑娘眼界也有限,唐家的家长又怎么会不想到这些。不说别的,就看咱们家,还没唐家大,这家中逐日开销账本儿,没见过的一时半会儿都不见得会看,更别说那些经年的管事庄头,哪一个好对付的。又哪一个是一般人能指使的动的?比喻说上次唐庄的宴会,若她是灵活的,长辈就应当让她出来招待闺阁中人,但是她却连影子都没有,更别说主持这种大事了。退一万步说,他保持娶白姑娘为正妻,为了门当户对,为了唐家的面子,若是咱们愿意芳月往做一个平妻,对方何乐而不为?”
“这倒是可以考虑,只是委屈了芳月。”
“没准儿芳月乐意呢?我看她那意思,是一心都在唐三儿身上。只要她爱好,咱们就随了她的心愿,先做平妻嫁进往,以杨家的背景,没准儿熬几年就能抓个错把那白家的姑娘顶下往,那不就四角俱全了?”
“说得也是,这居家过日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外家帮衬,能在唐家站住脚不轻易,何况其他。”
“就是这么一说。只是夫人,不知我这院儿里是东风压了西风呢还是西风压了东风?”杨芳刚笑眯眯地看着郭氏。自从她嫁过来,他总觉着自己尚未进仕,让她背井离乡从京城过来就了他,是委屈了她,所以凡是都让她三分,平时也很宠着她。
无论是吹东风还是吹西风,最乐呵的要算唐家老太太陈碧颜。孙儿们的亲事这块石头砸起的可不止千层浪,还有不少暗涌。各种各样的漩涡不仅关西越演越烈,远在京中,江南和南疆都有不少权势在暗中较量,相互挤兑。她自然信任自己的孙儿们都不错,但是还没有自得到忘了他们这种家族婚姻本质。大儿媳这几天终于有点开窍了,不再只是看新天和新野的婚事。终于明确了家里其他兄弟的婚事也会成为新天将来的助力,于是便开端居心张罗。这种意愿是陈碧颜乐见的,尽管张罗得不伦不类,但动机是好的,可以原谅。
上一次杨家老太太来,就是为了将杨芳月说给新杰。这杨家也是有意思,老太太两个大儿子想得不同,大房二房各怀心思。她乐得在旁边看看。固然年纪一大把,但是她还是记得当年自己刚刚嫁来关西的时候,杨家人看不上武将,杨老太太当年看到她的眼神有时就像直白地说她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有时候又像是在猜忌她是否有什么缺点或是在江南有丑事,不得不从士林敬慕的江南陈家远嫁到关西粗人。她若只是自己心里想想和是用直白的眼神告诉她也就罢了,可恶的是她经常纠结一帮人议论,当面背面嘲笑她。当年忙着扩充实力,忙着各种杂务,没空料理这些,但并不即是她不知道。如今老了,就当笑话看看,现在有事要做,拿他们出来溜溜也不觉着亏心,就当他们还她人情好了。
新杰婚事她终极当然会让他如愿,然而身为唐家子弟,他就有必定的责任。无论他们在这个家曾经或者即将得到的多或少,都不能成为他们回避的借口。只是这小子既然定下心来一心想得到,那就让他在得到成亲之前再好好地做回幌子,好好利用一回。这么做那小子必定会炸毛,她想着那小子的样子就会感到很可笑。
林妈妈从厨房端着陈碧颜的银耳羹回来,正好碰见平安客栈的一个总账房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她不记得这个账房叫啥了,平常日子里从未打过交道,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柜上有头脸的人会来给各位主子请安,林妈妈随着老太太多年,不记得是哪一年见过。这些年老太太已经不再管家族生意,大多数都是各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