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卷 昆仑之虚 第四百零五章 姬家的收账记录(2/3)

作者:星云捕手
乱了。

华夏古代传说过于混乱,在炎帝之前,还有个燧人氏,据说那才是真正创造火的人,而炎帝则是把火这个神器发扬光大了。

华夏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炎指的就是炎帝,黄,指的是黄帝。

黄帝的传说就更加混乱了。

黄帝严格意义上来说,正确的名字应当是轩辕黄帝,也是《黄帝内经》的作者之一……

轩辕氏,就是黄帝的部落名称,由于这个原始部落,最早创造了“车”,在原始社会,那尽对是高科技产品了,有车一族啊!

部落发展中,轩辕氏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固然有车,但是这东西科技含量不高,别人看一眼,稍微有些头脑的就会仿造了。而且多用于部落迁徙时候,不用背着抬着一堆石头锅碗瓢盆了,很省力,能打能跑,但日子还是过得牢牢巴巴。

只是不知道产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轩辕部落忽然咸鱼翻身了。

黄帝获得了来自“神”的青睐,不但得到了轩辕剑,指南车等超出时代的设备,他还打败了炎帝部落,同一中原,成为了华夏地区的部落首领,武林盟主。

他们都不算是非常强健的部落,而在原始社会,光靠科学创造,没有强健的体格是很难生存下往的。

司马迁在作《史记》时,曾经查阅汉朝材料,创造最早的人类时代,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的时代,而更早的黄帝、炎帝的时代则没有信史记载。

但是他在中原大地四处收集材料时创造,固然各处所面没有文字记载,但是黄帝的传说,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众口一词说有这么一个上古帝王的存在。

乡民的故老相传的神话中,都描写了黄帝和炎帝打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而且不管两个封闭乡村间隔多远,对于战场的叙述都近乎一致!

于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稍微写了两句黄帝的生平。

至于之后的很多传说,更多的是后代时代的文学家们添加的内容。

黄帝的后裔,到了大禹的时代,就从神,变成了半神,传到启,也就是大禹的儿子之后,神的血脉就更加单薄了。

启软禁了大禹,建立了夏朝。

夏朝绵延三百多年,被商所灭。最后的轩辕黄帝嫡系家族——姬家,被发配到了当时远远的蛮荒。

华夏古代不管是写史的,还是作文的,似乎都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们不管历史真实情况如何,仅仅凭借自己的爱好增删填改历史真实面目,以至于不管远古历史,还是近代历史,都成了一团浆糊。

为尊者讳,年龄笔法……

姬家假如是黄帝后裔的话,这个国家中,至少有一个省应当是属于他们的,轩辕黄帝的运动领域只有现在的河南省的一部分,华夏宏大的疆土,跟黄帝没啥大关系了……

…………

当然这些事,姬少典知道的并不具体,他只知道家里一直躲着一些青铜器。

姬少典的家族作为华夏最古老的世家,一直没有断了传承,他们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由于战斗、饥荒灭尽,而是十分诡异的延续下来。

秦以前,华夏信史还有迹可循,少典、黄帝的事迹还有史可查,但秦朝焚书坑儒后,代表历史的书籍被焚烧一空,只剩下西汉董仲舒假托古言今,理想出上古三皇五帝的“三代之治”如乌托邦般美好的远古时代。

但姬少典却说,家族中始终在传颂不到一百字的小史诗!

“玄黄老祖传混沌,混沌传盘古,九番洪水三开天,才有日月星光现,伏羲女娲传人烟……”

姬祖传颂了五千年的史诗,用词粗俗,韵律也不讲究,就是普通的祭奠时念的神神叨叨的词句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枕上宠婚,总裁前妻很抢手 极品都市修真高手 我的性感女总裁 重生之网络霸主 我的青春年代果然想多了 我的日本留学生活 反派崛起 综艺咖怎么了 逍遥小地主傅小官董书兰 总裁的替身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