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宛城的大殿上,华文轩裹了好几层毯子,仍然是不住地瑟瑟发抖。
诸葛亮等人围着火堆,身上的衣衫都还是在不断滴水,这时,追击夏侯渊的赵云和魏延带着一身的雨水,踩着两脚泥,吧嗒吧嗒地走了进来,魏延的两撇胡子上都挂满了水珠,拱手说道:“智囊真是神机妙算,那夏侯渊果真出城来了,待到属下与他都打了照面了,他才意识到不对!却已是走不脱了!”
赵云哈哈大笑道:“我与文长不过是摇旗呐喊,都能哄得夏侯渊亲身出城来!真是前所未闻之事!”
诸葛亮捋着胡子,微微一笑,“所谓料敌先机,一则善策划,猜到敌军下一步的行军动作!二则揣人心,设身处地站在对手的心态上看局面,以他的性格猜测他会做出何等选择,此乃上兵伐谋的不二法门!”
两将齐齐拱手,大呼佩服。
华文轩从毯子伸出双手,寻求着火堆的热和,“如今一战拿下宛城,打开了北上的通路,智囊认为,我军该如何进取?东进汝南与孙权联手进军许都?还是直接北上洛阳,或者取道上庸攻长安?”
诸葛亮看了看外面的气象,回头说道:“此番连阴雨,气象必定大变,今年的冬天必将很难过,依亮所见,我军不如牢固宛城周边,戒备曹军来犯,待到来年开春之后再举动作!”
“若是如此,会不会耽误军机啊?”华文轩问道:“江东孙权此时正在徐州北进,曹丕定然没法全顾,徐州乃是曹家钱粮之地,若不此时趁势往打洛阳或者汝南,是不是有点太惋惜了?”
诸葛亮抿了抿嘴,“若能趁势而下自然更好,但臣之顾虑也未必就是空谈,如若临坚城而不下,宛城再被偷袭,则退无可退了啊!”
华文轩看了看众将,沉默不语。
诸葛亮皱了皱眉,面露难色,甘宁在一旁小声说道:“诸葛智囊的担心不无道理啊!此时我等虽是占了宛城,但汝南、洛阳之兵转眼即至,便是那长安的曹洪若取道武关,十多日也就到了宛城了!”
华文轩撇了撇嘴,“好啦,就依智囊之言,先在宛城整备,等来徐州孙权的动向之后再行定夺!”
众将拱手称是,华文轩满腹的不爽,只是呆呆地看着火堆,心中却是感到诸葛亮是不是有点独断了,若是事事都依他,那岂不是要架空主公我?也怪不得只有刘禅这样的君主才干让诸葛亮大展拳脚了。
在宛城整备了半个月,没等来孙权的信儿,却是等来了曹丕的动向,曹丕趁袁家三子相争之时趁虚而进,一举拿下了邺城,袁熙逃往幽州,袁谭逃往青州,袁尚却是往了并州寻高干。
不几天哨马又来报,曹家徐晃领雄师自任城北讨青州,袁谭刚进北海便被围住了,不日即克,青州尽回曹家所有了。
得了这个消息,华文轩连忙着急众人议事。
华文轩没好气地说道:“曹丕雄师仍在河北,徐州的徐晃却北往了青州,这孙权那边自从拿下广陵之后就再无消息了,我等却在这宛城闲坐了半个多月,只怕那洛阳的城防如今也加固了不少了吧!”
诸葛亮心知这是在说自己,默默地舔了一下嘴唇。
华文轩指着舆图说道:“我们拿下了宛城,长安、洛阳、汝南、许都就在眼前,曹丕雄师又远在河北,我们不趁此机会北上更待何时?等曹丕回来么?”
众人情知华文轩此时就是在抱怨发牢骚,也无人敢在这时与他辩护,听任他在这里唠叨了许久。
正在说着话,有人从门外来报,说是有使者自许都而来,求见华文轩。
华文轩一愣,许都的使者,会是何人?
待那使者上来之后,华文轩更是心头一沉,怎么会是荀彧呢?
荀彧一身华服,罩着个连头蓑衣,进到殿内之后褪下蓑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