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6章 察哈尔化学的兴起(一)(1/3)

作者:蝴蝶蓝
王颂进入北方大学客座讲学带来的变化在很多年以后,被认为是革命性的的,不仅仅是他提到的一些新理念和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促成了北方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亚洲化学领先地位这一格局,并由此带动了其它学科的高速发展。

从未来来到近百年前,王颂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一切,但一个人力量有限,何况科学的传递是需要土壤的,很多东西哪怕他知道是什么,也无法用这个年代的语言和认知的事务来表达清楚,在北方大学他已经发现这个弊端,农业尚且如此,他本身就不是很强的其他知识就只能是思想了。

大学的教授们并不会像赵子赟、陈娇儿那样无条件相信他的一切,没有理论的基础,很多事王颂连提都不敢提。

一直以来,他以为工业薄弱是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在北方大学待了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理论才是这个国家最薄弱的,一种无力感浮现在他心头,一个偶然的因素促成了他的一个想法形成。这是件事,王颂指导农学院的几名老师进行堆肥发酵试验,温度没问题,简单,但另一个在现代看来是问题的事情让王颂觉得很烦,也就是测酸碱度,没有试纸,只能取样去测。

堆肥试验在校区外,远倒是不远,不过来来往往也是耽搁,王颂让人去工学院把测酸碱度的化学试剂弄来,也简单些,不料化学系的教授直接拒绝,不外借。

有些不快的王颂当时也没在意,只是下来打听了一下,他想知道化学系的人是不是对他又看法。

这一打听,还真是,原来他们几次想请王颂讲讲化学,也好扩大化学系的影响,不然,这化学系叫做化学班恐怕还妥当些,教授三五人,学生三四十,这也难怪,民国化学在各学科中恐怕最弱,很多学子都是到了国外才真正接触并投身这个学科,在国内,人员基础都差。王颂化学也是半吊子,若不是农业上会用到一些,他也就是脑海里残留的初中、高中知识,这方面他是不敢班门弄斧的,于是婉拒了化学系的邀请。

其中的误会不好解释,认真审视后,王颂觉得自己忽略了化学的重要性,这是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从当前的知识体系来,化学比物理更重要,化学工业可以是一个国家崛起最大的一块基石。

还来得及!王颂微微松了口气,还好化学系的教授给了他难堪,否则就忽略了,为此,他让赵子赟来后院,非常认真的和他了此事。

“老师,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赵子赟一听,哪怕不明白,老师如此郑重,那就不能忽视。

怎么办?王颂还真没好办法,思索片刻,他唯一想到的只有筑巢引凤一个法子。

“超额投入,建立一流的化学实验室,然后挖人。”

花钱解决就不难,赵子赟向来如此认为的,不过怎么花他可不知道,王颂笑道:“你只管准备钱,剩下的交给我。”

化学不强,不代表不懂,王颂多少见过化学实验室,写写画画,第二天,他来找马君武。

看着王颂递过来的纸张,马君武疑惑道:“化学院?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厚山,我以前没提是我并不是很熟悉化学,但这段时间,让我深深感觉到我们国家化学实在太弱了,我在国外的时候没感觉,现在和学校教授谈论时,很多设想都没法实现,你知道原因吗?”

马君武指了指纸张,“难不成都在这化学上?”

“对,就在这个上!比如这农事,我知道氮磷钾是可以提高产量的,可我就是没法找到这些东西,草木灰里含钾,但草木灰是碱性,用多了不行……”

听了会,马君武也有些明白,“这么看来,确实有必要,不过就算扩大成院,这老师、学生也是没有啊?”

王颂笑着递过另外几张纸,“化学不比别的,仪器机器那是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