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千四百四十四章 三人结盟新天下(2/3)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卢循抱着臂,站在徐道覆身前五尺之处,整个帅台上,几乎只有他们二人,最近的侍卫,也是在五十步之外值守,如果不是这几个医官与随从处理伤口,东吴号的帅台上,就只剩这两大贼首了,外面的江面上,着火的,断桅的,插满箭矢的战船,载着满甲板哀号不断的伤兵们,有气无力地驶回,所有人都沉默无语,或者是号啕大哭,与出征时那震天的鼓角之声与腾腾杀气,满满自信相比,这兵败之后的惨状,实在是凄凉。

沾血的镊子,夹到了徐道覆肩胛骨上的一处箭头,轻轻地动了一下,徐道覆的脸上肌肉扭曲了一下,这对于刚才一直面不改色的他来说,有些异样,足以看出这枚箭头的难处理。

医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鼠目微须,他的声音在微微地发抖:“副教主,这一箭,这一箭嵌进了骨头里,要硬拔会疼死人,不如将您先绑上架子,再施以秘药,产生幻觉,然后再行处理,您看…………”

徐道覆右手抄起一个十斤重的酒坛,直接往嘴里灌了几大口,厉声道:“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绑我,按你这么磨蹭,老子起码半个月下不来床,是不是?!”

医官哭丧着脸,说道:“那也比流血不止,疼得晕过去要强啊,副教主,这一箭可是直接钉进了骨头,只怕…………”

徐道覆哈哈一笑:“老子大仗拔箭伤,从来不用秘药,这只会让我脑子变得迟钝,再也不能指挥作战,你就硬拔,哼出一声,不算好汉!”

卢循的眉头微微一皱:“道覆,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你若是因为强行拔箭出了什么意外,何人可以统领神教大军呢?依我看,还是按王大夫的意见,上秘药吧。”

徐道覆冷笑道:“上了秘药,我要晕个十天半个月,到时候我醒过来时,是在这东吴舰上,还是在刘裕的刑场之上呢?”

刘裕看着刘毅,平静而沉稳地说道:“希乐老弟,你如果有这样的心思,在州郡任上能为国尽忠,不计个人得失,那我们永远都会是好兄弟,以后在州郡任上立功,早晚也能回到朝中执政,这点你不用担心。”

刘毅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而仍然挤出一丝笑容:“我是个粗人,是个军汉,朝中这些事务,我处理不来,还是为国镇守边关,谋划北伐大业比较符合我的口味,当将,就要有当将的样子嘛,再说了,你还有胖子帮你处理朝政,现在彦达死了,我也没有可靠的合作士人,要我跟谢混,郗僧施这些各怀心思的世家子们合作,还不如去带着兄弟们出镇边州呢。”

刘裕点了点头:“老弟有这样的想法,最好不过,但我丑话要说在前面,你镇守边州大郡,是作为朝廷的大将,而不是去搞割据分裂。如果你想象桓温那样,把几个大州作为私产,搞成荆州那样,不听朝廷号令,把州郡兵马以为自己的私兵,甚至想要世袭罔替,累世割据这些地方…………”

说到这里,刘裕的表情也变得异常严肃,右手食指中指合并,如同刀剑一般,直指向天,沉声道:“那我也在这里,对着上天的神明,对着司马氏的历代先帝发誓,你若是割据州郡,分裂国家,甚至想要家族世袭,尾大不掉,那就是桓氏一样的国贼大奸,我一定会亲率大军,将你消灭。有违此誓,人神共弃!”

刘裕声如洪钟,在整个大殿内回荡着,刘毅和徐羡之的表情,变得异常的严肃和惊讶,等到刘裕发完誓,徐羡之咽了一泡口水,脸上堆着笑容,说道:“寄奴啊,不必如此吧,希乐他都肯出居州郡,不问朝政了,拿他和桓氏逆贼相比,有点过了吧。”

刘裕一动不动地盯着刘毅的眼睛,也不去看徐羡之,说道:“如果希乐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一心为公,保国安民,不计个人得失,更不象桓氏那样分裂国家,搞荆扬对立,最后酿成内战的苦果,那我当然不会对他做什么。这个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