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1阿琰猜错了(2/4)

作者:我想吃肉
是你能打听得出来的,得看圣人呢。”

不是她卖关子,实是此事疑点太多,她根本就猜不出来。这年头是盛世繁华,人口众多,见过兔国拥堵大场面的郑琰只能嘲笑大家是土鳖。这根本就是地广人稀,山野里埋个人,除非老天帮忙,否则,骨头烂了都找不到也是有可能的。失踪个把人、埋了几包东西(如果还有的话),意思。

郑琰对破案也没兴趣,除非找到供奉、找到出面请供奉的人,又或者,散发广告的自首,或者是有知道内情的人揭发。不然哪有这么容易啊?

众女讨论无果,无聊散去。

第二天又聚到了一起,李莞娘兴奋地对郑琰汇报:“赃来了!今天,有人报,在郊外赵王的别业旁边发现有野狗刨地,原是没在意的,没想到出去蹓了一圈儿回来,看到一群野狗围着个尸首,叫上了里正,大家一齐过去,打散了野狗,便报了官,七娘猜,死的是谁?”

“那个会雕版的供奉!”郑琰来了精神。她也吃惊不,刚这贼赃难寻,就来了线索。真是人生处处有惊奇呀!

怪不得呢,哪个府里弄不来个供奉,非要到事发前弄这样个人出来,还失踪了。现在还死了。嫌动静不够大,别人不会怀疑是吧?这节骨眼儿上还死了,离案发都大半个月了,还能认出尸体是谁,看来是个连环套儿啊!

“赵王可以退步抽身了。”郑琰断言道。不管是不是赵王干的,现在这事儿只能赖到他头上了,大家都想是他干的,他再辩驳也没用。除非皇帝力挺,又或者有大臣组团保他——这是不可能的——他从此就从候选人里退了出来,还得结上齐王这个仇家。

最主要的是,如果在这样的证据下,还不是赵王,那就是另有其人:揭发齐王,又坏了赵王的名声,一气算计了两个居长皇子,谁是这黄雀?皇帝就要向天下公布,自家儿子里不但有行为不俭的(齐王)还有野心家的事实,哪怕他私底下查,也不想公开的。

赵王,只能做这块遮羞布。

————————————————————————————————————————

郑琰猜得不错,皇帝气极败坏,直接认了赵王是凶手:“捆了那个畜牲来见我!”

李幼嘉严肃地道:“臣只是京兆尹,不能锁拿亲王。”

皇帝一指萧深:“你,找宗正,带上人,去捆了那个畜牲!”

萧深简短地应了一个“是”字,扭头便走,再没半点多余的语言动作。大正宫前半部分就是个办公区,他倒不用跑太远,宗正按辈份算比皇帝还要高上一辈,也是萧深的亲戚,年岁倒是不大——才五十岁,在这个位子上算年轻了——萧深还是恭敬地请这位前辈里屋叙话。

宗正道:“这般神秘?”

萧深沉声道:“圣人令宗正点人拿赵王入宫。”

宗正吓了一跳:“真的是他?”

萧深嘴巴死嘴,一张俊脸绷成了便秘状:“我亦不知。还请应命。”

宗正急忙点人,带着一队人马跟着萧深走了,实也不用他的人出什么力,萧深自带了一队精锐,只是要用宗正的名头罢了。赵王在家里正自惶惶,他弟弟秦王被查出来“或许”涉案,惹得他骂了好久,又担心自己洗刷不掉罪名。

宗正来了,倒省得他再担心了,直接面对事实吧。

一路上,无论赵王怎么询问,宗正与萧深都不肯吐露一字。赵王问过两声,也就不去自取其辱了,心中暗恨:早知道就该在废太子的时候也自请到封地去了!又后悔:怎么就猪油蒙了心,以为自己呆在京城而齐王在外,自己“或许”有望问鼎大位了呢?

各种情绪在心头闪过,赵王的脸色却一直沉寂着。

到了大正宫,皇帝见面就是家暴,凡是能捞到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