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 万年人参(2/2)

作者:王九天v(书坊)
照笨蛋给的东西鉴定了。”童话损回去一句,随后打开了锦盒。

那是一只龙行玉器,而童话一眼便辨认出那是一枚玉龙带钩。

古代的衣着服饰就是一身长衫,没有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带系结使,腰间则系一根革带,不至于让衣服散开。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还是便服,腰间都要束带。

天长日久,便成了必不可少的着装饰物,尤在礼见之时,更是缺它不可。

古时候的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总的来看,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由皮革所制,称作鞶革或鞶带,一类是丝帛制成,称为大带或丝绦。

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女子多系丝带。

革带的系法与丝带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处会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不必像丝带那样系结,搭上即可。这缀在革带上呈钩状的装饰物就叫做带钩,环状的称其为带鐍。

带钩作为贵族和人武士钩系革带使的钩挂之物,不只是作为日常所需的实用之物,也是尽显身份的装饰品,是地位的象征。

通常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钩纽等组合而成,钩面刻有纹饰,钩首位于一端向上弯曲成钩状作钩连使,钩底的纽则用来固定。

带钩多采用青铜材质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骨、木等制成,或为耜形,或作兽形,或呈鸟形、人形、龙形、琴形、匙形、琵琶形,纷繁多样,形制各异。

除了雕镂的花纹之外,还有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刻、嵌、镂、错,不一而足。

这众多的材质当中,玉质的带钩最为珍贵,玉的用料为蓝田玉、南阳玉、岫岩玉,以和田白玉和青白玉为主。

童话手中这枚龙玉带钩非常漂亮,白腻的和田玉绝对没错,而且不是现如今流行的俄料,而是真正产自我国新疆的和田玉料,只是很可惜是山料而不是籽料。

起和田玉,要知道,其中两种,第一就是和田玉山料,所谓山料就是闪身矿脉中开采出的原石。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