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的惩罚吗?自然知道,可他义无反顾宁愿背负罪名,也要先铲除奸佞之事,实乃可敬可佩呀!”><>“就是啊!”><>“忠于主人只是愚忠,忠于国君,才是大义!”><>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哎呀,吵、吵,吵什么呀?”齐侯抱怨道,“此事你们都说的有理,该如何处置呢?”><>田远的心砰砰直跳,心说可千万不要把我处死。我现在身体虚弱,动不得真气,若要将我处死,只怕真的难以脱身。><>晏婴说道:“昔日商纣暴政,周公以周礼安天下。今日我齐国国威隆盛,难道要坏周礼刑鼎吗?”><>齐侯点了点头,问道:“晏婴大夫,他们两人确实立了大功,我若一杀一贬,岂不是与商纣一样吗?”><>田无宇附和道:“的确如此,有功赏,有过罚,他们两人日后再犯错误,再惩办也不迟。”><>齐侯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晏婴闻听齐侯有意妥协,叹了口气,心说栾、高在时,田、鲍两家尚能对其进行相互牵制,昨日栾、高被灭,那田、鲍岂不是要霸占齐国了?这事该怎么办?他眼睛一转,计上心头,说道:“回禀齐侯,臣还有一事!”><>齐侯挥了挥衣袖道:“有事就说。”><>晏婴大夫道:“大将田书,攻打莒国获胜,齐侯尚未论功行赏。不如一块赏赐了算了。><>齐侯诧异地问道:“喔,晏婴大夫有何高见?”><>田书是田武之祖父,是乃田氏一族领军将领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此时晏婴突然提到这事,田远、田无宇以及朝堂之众皆侧耳倾听,以究其果。><>晏婴大夫说道:“破莒之功,当封大夫,赏采邑,赐锦衣千金等。”><>“噢,田书功绩卓著,赏赐自是应当,只是这采邑之事颇为难办,栾高二族被逐,就从栾高封地中抽百亩良田赏赐于他。”齐王说道。><>晏婴笑道:“栾高被逐,其封地自当归齐侯所有,岂能再分?何况,田书立此大功,百亩良田只恐难堵众人悠悠之口。何况此战军功者众,实难分此良田。”><>齐侯扭头问道:“哎呀,只是这临淄边境诸多土地早已封完,若不取栾高二族土地,便只能远封边邑。嗯,田相,你看如何?”><>田无宇看了晏婴一眼,心说晏婴啊晏婴,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此时为何突然提这事?见众人望着他,便急忙禀报:“但凭齐侯赏赐。”><>晏婴道:“齐北有郡,其名乐安,距临淄三百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沃,既是齐通燕国必经之地,又是临淄背藩屏障。不如封田书采邑于乐安如何?即可明齐侯功赏过罚之贤,又可驻守此地。实乃一举两得也!”><>乐安郡?田远大吃一惊,心说乐安不就是俺们的惠民吗?><>只听齐侯笑道:“不错,晏婴大夫之言,深合我意。来人,速速颁诏。田书既出临淄,远涉乐安,当开宗族,为师祖。这样,赐其姓,赏其邑,晏婴大夫、田相,你们看如何?”><>田无宇道:“谢齐侯重恩。”><>晏婴说道:“齐侯要赐其姓,不知何姓为妙?”><>齐侯说道:“田姓源自于陈,而陈姓始于妫,妫姓得之于轩辕,避帝名讳,不如赐之为孙,如何?”><>“妙哉,齐侯真乃圣明之君。”众人赞誉道。><>“呵呵,至于那田远和百里长空嘛,就依田相所奏,田远封百户之士,入官痒。百里将军则封千户。”齐侯说道。><>田远心道什么百户士千户的,能干嘛呢?><>田无宇扭头道:“田远,还不谢齐侯赏赐!”><>田远见说,忙跪下说道:“谢齐侯重恩。”><>“哈哈、哈哈!”齐侯笑道,“此子年幼,便有此等见识,真乃我齐国之幸啊!田远,你走上前来,让本侯好好看看。”><>哎呀,怕什么来什么,我一个小孩子,你看什么看啊?田远恭恭敬敬地来到殿堂中慢慢抬起头。><>“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