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章 战前之夜(1/3)

作者:为爱好裸奔
蒲城城内。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遥相呼应。明时考院、六龙壁、勿幕图书馆、将相故里牌坊比比皆是。几千年遵循儒家思想。将这座老城建设的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大棋盘。一条南北中轴线。就是棋盘中间的楚河汉界。将整蒲城一分为二。东西大街。又将城市再次分割了成南北两区。如此便是规规矩矩的四个地界。死街之地。更是被横平竖直的小巷弄堂切割。都是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的。一条条街道就是棋盘上的线。而一个个坊就是棋盘上的格。这坊里面的人。就是这棋盘上的子。

蒲城虽是四四方方一副棋盘形状。内里却自有乾坤。经堂佛院自成体系。衙门官属又在一方。士绅豪强宅邸更是占了形胜风水。更有那富户人家。在自己的庭院里。建设起一个个巨大的。或者精巧的风车。或者为了实用。或者只是为了景点别致。每日里哗啦啦。随着南北的风向。慢慢的摇曳。于是。无论在深宅大院。还是精巧人家。隔着墙围。都能听到水哗啦啦地流淌。

站在高楼佛塔之上。可以看见大路、小巷所有出入的行人。后楼莺歌燕舞的女子。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是。那都是文人雅士凭吊千古的雅兴。现在。骑在墙上的杨二和马儿是出來做偷儿的。

杨二。大名杨凡。是蒲城卫所百户。不大不小的官。马儿是他的兄弟。同时。更是他的手下亲兵。

本來按照正常的道理。这百户是朝廷正经的军官。马儿也是朝廷军汉。那是有俸禄军饷。还有宿卫田产的。但现在的大明军户和乞丐沒有什么两样了。不过这蒲城毕竟不同其他。军汉沒有去处的。还多多少少的每年在县衙里。领取一两石的粮食度日。其他的。那只能就靠着自己的苦力了。

马儿的负担不重。家徒四壁光棍一根。在春秋时候打些短工。做点帮闲。再在那些商户里做些苦力短工。还能维持着自己的温饱。最少不至于饿死。

杨凡就不行了。因为自己不但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虽然让人羡慕。但生活更加窘迫。那时有时沒有的钱粮。实在是养不活这一家老小五口。现在眼看着闯贼要來。也知道上面的安排。真的要用蒲城为钓饵。吸引闯贼围城。那以后内外部通。一家储备可是不能短少。谁知道围城之战要多久。而自己虽然身为百户。也无隔夜之粮。为了多储备些粮食。于是。只有兼职。做个偷儿。

白天堂堂正正百户。晚上则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小偷。这似乎很滑稽。但。这就是生活。

但好在蒲城位于渭南平原。原本就非常富庶。即便是在这末世。达官贵人。富户人家也不少。更有闻风跑进城來避难的各地地主豪强。目标也不难找。尤其。他偷东西并不贪得无厌。既不天天去偷。也不偷太值钱的东西。所以虽然盗案频频。衙役却从不上心。大多数时候。那些苦主的管家只是站在门口叫骂几声了事。

拉马儿入伙。完全是因为怜惜这个小兄弟。看他一个人讨生活甚是不易。仅靠苦力那点收入。勉勉强强能吃口饱饭。不要说攒钱娶媳妇。就是想吃口肉沽壶酒都困难。因此有心带着这个兄弟弄点儿外捞贴补家用。

马儿机灵。手脚要比杨凡这个四十几岁的人利索。这登堂入室的事情马儿就揽了下來。杨凡就只要把风。

杨凡骑在墙头。正等马儿回來。其实望风不过是一个名头。现在。负者巡城辑盗的衙役根本就不出來。于是。望风也就成了整日忧心的杨凡。抬头看天空风景。舒缓心情的一个方法。

他仰着头。痴痴地望着星空。夜空如洗。月色清凉。繁星如宝石般摇曳点缀到四方天际。耳朵里。不断有富人家莺歌燕舞知音。在徐徐清风里传來。若不是哪里有个一声两声流民乞丐濒死的长嚎。打乱了这般美景。这的确是一种享受。

杨凡世代军户。打小就羡慕啊爷父亲嘴里战阵厮杀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