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登闻鼓响(1/3)

作者:桩桩
对关外的鞑子来说,每年最难过的日子是初春时节。冬雪未化,过冬的牧草已尽。牛羊与人都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每年春季侵略边关打草谷成了解除危机的唯一办法。

仁和三十四年春天,鞑子突然聚兵六万挥师南下。五万重兵包围了净州城。此一役中,素有神将之称的薛家军主帅薛明义夫妇以身殉国,追封宣威大将军。膝下唯一的女儿薛锦烟被接进宫中封为公主,由太后亲自抚养。有百胜枪威名的净州守将谢英战死,追封昭勇将军。副将张仕钊领兵救援,将鞑子赶回了草原,因功受封正五品武节将军。

世嘉三年,张仕钊赴扬州上任两月,被刺杀于总督府内,悬尸于众。丈余宽的血书揭开了薛大将军殉国一战的肮脏内幕。

举国哗然。

天刚蒙蒙亮,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官员们早进了宫门赴早朝。朱雀大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红色的宫墙下守卫的禁军如雕像般肃然静立。

天地沉静之时,年轻的男子手持一杆铁枪,搀扶着一名妇人缓缓走向了宫门。

冻得手脚冰冷的禁军们早看厌烦了空旷寂静的景致,不由自主对这两人生出了好奇。

那妇人行至宫门前静立了片刻,接过了儿子手中的铁枪,吩咐道:“胜儿,去吧。”

谢胜朝母亲深揖首,深吸了口气,大步走向了一侧的登闻鼓。

他要击登闻鼓?!禁军们吓了一跳,目光齐刷刷地随着谢胜移动。上下三代皇帝,设立在宫门外的登闻鼓就从来没有被人击响过。

“咚!”

第一声鼓就在所有禁军的震惊中沉闷的响起。

谢夫人利落地往雪地上一跪,手中铁枪用力杵下,激起点点飞雪。

“咚咚咚咚——”

飞雪之中谢胜脖子上的青筋凸现,鼓捶使得如风车一般。密集的鼓点震得禁军们颤栗不己。

登闻鼓响了好一阵,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大叫道:“登闻鼓响,速报!”

金殿之上,文武百官正在热议着张仕钊之死与血书揭露事情的真假。咚咚的鼓声悠悠随风传了进来。

百官惊愣,还不知这鼓声从何而来。

“登闻鼓!”无涯蓦然反应过来,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厉声喝道:“何人击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三字入耳,百官色变。

谭诚微眯了眯眼,似笑非笑地望向了礼部尚书许德昭。

目光相触,许德昭面无表情,执着牙板的手指轻轻点了两下,转过脸望向了殿外的飞雪。谭诚眉心微微一蹙又散开,收回了目光。

传报的禁军此时赶到了。

听说是母子二人跪宫门击鼓。妇人手中还持有一杆铁枪。鸣冤之人与军中有关。百官们情不自禁想起了早朝时争论不休的张仕钊陷害薛大将军一案。

登闻鼓响,冤民申诉,皇帝必亲自审理。

无涯缓缓坐下:“传。”

太监尖利的声音将皇帝的旨意一重重传到了宫门外。半个时辰后,谢胜母子已立在丹陛下。

谢夫人轻轻将铁枪递与一旁的禁军,在百官嘱目中缓缓进殿。谢胜却跪在了殿外,等着挨八十廷杖。

百姓为走失一头牛也来击登闻鼓,皇帝也要亲审。就等着天天听鼓响为民伸冤不用办别的事了。是以开国之初就定下了击登闻鼓者必受八十廷杖的律令。

廷杖若要人命,一杖就足够了。

谢胜是谢英独子。谢夫人宁可让谢家绝后,也要击鼓喊冤。百官们佩服的目光悉数落在了这个妇人身上。

“是谢英夫人!”武将之中尚有人识得她,惊呼出声。

无涯望着跪伏在殿前的谢氏,渐渐找到了关于百胜枪昭勇将军谢英的记忆。眼前的妇人穿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