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章 百花齐放才是春(1/2)

作者:大脸猫脸大
“为了把这次任务压到最简单化,我也是煞费苦心了。”

“箭体选了2.5米直径的极限火箭jumbo-64燃料箱,芯级和助推器都是这个,直径统一之后比较好制造。”

“发动机也减少了种类,助推、一级、二级的发动机都是re-m3‘主帆’引擎,非常靠谱。”

“还有统一型号的球形燃料罐、同一型号的线路、统一型号的……”

唐超指着大屏幕,一一跟他们说着这款火箭的特点。

这款火箭真是把极简风贯彻到底了,各种设备和零件都统一,对制造商极其友好。

箭体直径越小,制造难度越小,而就他的观察来说,两米五的直径对于国内的私人航天公司来说不是难事,他们现在制造三米多直径的都没问题。

给制造商“省力”就是给他的计划“加力”,这也是他不想用长征九号参赛的原因。

先不说长征九号是国家的代表作品,是国家用来怼月亮的,如果被他拿来怼月亮,那上边会非常没面子。

上边要是没了一些钱或许不会太在意,可有时候面子丢了,那是真会急眼的。

所以这种事,他肯定不会干。

而且长征九号太大了,又是百米高度,又是十米直径的,还有超大推力的发动机、极限材料的箭体等等,限制太大。

在没买到他的技术之前,国家队方面制造这种东西都费劲,更别说下边的私人公司了。

费劲就会耽误时间,而且还非常浪费钱。

他唐超一直讲究勤俭节约,肯定不会花这种冤枉钱。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

就算他真的用长征九号当参赛火箭,可是国内也得有发射台能反射这么大的火箭才行啊。

根本就没有。

这样的发射台刚开始建。

火箭先造好了,结果发射台还没建好,只能干等着,那谁受得了。

所以还是两米五的箭体直径好,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哪怕不用他提供的技术,私人公司也能造,顶多就是造出来空重大一点。

听唐超说完这些,今天刚上班的技术人员都非常认同,这款火箭真是太适合这次比赛了。

技术成熟,加上制造难度低,短时间内应该就能造出来。

对于比赛来说,时间真是生命。

而且造出来之后不仅比赛能用,他们平时也能用。

别看这款火箭的起飞重量只有四百吨,可载荷比非常不错,可以达到4.5%,理论上能把18吨的重量运上近地轨道。

不过理论就是理论,他们的火箭太细了,而且强度不够。

如果真运载18吨的载荷,肯定会给箭体带来异常压力,加上火箭飞行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g力和抖动,那么导致火箭出现故障的几率会大增。

简单来说就是能运,可成功率不保证。

没关系,理论荷载运不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13吨的东西还是可以运上近地轨道的。

这综合实力比天夏的“劳模”长征三号系列火箭还厉害一些。

加上这款火箭的极简结构,箭体直径统一、主推进器型号统一,非常有利于发展模块化制造模式,在提高成功率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节省成本。

而且主发动机都有了,还可以研发其他火箭。

好家伙,140吨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绝对是目前国内私人航天领域推力最大的,其他私人公司最多也就海平面推力70多吨,不到80吨的单机推力。

就是跟国家队比,在长征九号的相关技术没有亮相之前,140吨的推力也不虚谁。

以这种引擎为基础,开发大直径箭体,并联几个引擎,绝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