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街道办(2/3)

作者:镶黄旗
不知是谁,非要执着地从一捆衬衣堆里往外扯两件淡绿色的衬衣。

结果衣服好不容易给拽出来了,也带出了一团灰不溜秋的东西。

就在无数双眼睛的瞩目下,那玩意就直挺挺的掉在了一卷儿秋衣秋裤上。

尾巴很长,灰毛粉爪,嘴边两只小胡子,肚子饿得瘪瘪的很可怜的模样,竟然是一只个头不大的耗子。

也不知是摔晕了,还是吓晕了。

反正这只从红联厂随着衣服卷来到这里小耗子,趴了半天,也不动弹。

直到那对小眼珠咕噜噜的一转,和那位扯衣服的主儿一对上——

嘿!倒霉嘛!

就跟活见鬼似的,所有女人们几乎都疯了!

瞬间现场大乱,衣服飞舞,鬼哭狼嚎,作鸟兽散!

而男人们却不由得精神一振,哈哈大笑。

先后抄起鞋子,摸砖头,拿扫帚,纷纷参与进来。

他们一边乐着,一边带有娱乐性质地将恰才各自的失落努力发泄在东奔西逃的耗子身上。

一时间,杂乱的吆喝,伴随着噼里啪啦的乱砸乱撞。

成了这一片逐渐暗下的苍穹下,“街道办”里独有特色的声响。

…………

说到特色。

其实在这个年代,“街道办”最大的特色,就是财政上有相当大的自由权。

“街道办”往往拥有自己的小企业,也有门面房等资产。

尽管职工工资低,也没有奖金,但有时候却可以通过加班费和过节费的形式补贴一部分。

但这也在客观上为日后一段时期,造成了乱发钱、乱作为、乱摊派的现象。

所以说到宁卫民的运气,可就比旁人强太多了。

要知道,当前的社会下,商业环境离兴盛还差得远。

个体经济都是小打小闹,国营企业大部分的掌舵人,又缺乏商业经营的经验和眼光。

实际情况是大批的商业性资源,根本没人懂得利用。

价值严重被低估,就跟那些红联服装厂卖不出去的库存货似的。

而这个时候,“街道办”还属于没人烧的冷灶,宁卫民最先开口提出商业性的合作要求。

他就能够用最低代价换来街道的鼎力扶持和资源倾斜。

甚至只要他能做出一点成绩来,给予不多的回报,就能获得街道的满意和信任。

反观别人,如果等到社会商业氛围热起来,大家都愿意去做买卖的时候,再去求街道帮衬。

那保准儿黄瓜菜都凉了。

到时候要想办成点事,街道不拖拉,不难为就算不错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咱们国家,是人多,资源少。

什么事儿等人一扎堆儿就不好办了。

这就是宁卫民商业领域上先行一步,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的好处。

也是时机不同带来的巨大差距。

别的不说,眼下就说李主任答应宁卫民的事儿吧。

虽然街道办分衣服的时候,抖搂出了一只耗子。

不但把所有女职工吓得半死,也让李主任措手不及,有点落了面子。

可就因为目前能给街道实际好处的宁卫民,稀缺性如同国宝大熊猫一样。

并没有人真的计较这件事。

街道办的人几乎都当成乐子,哈哈一笑就算了。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