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七章 险度难关(1/4)

作者:子楚云天
( ) 自从姑苏沈家没落后,帝国最为兴盛的两大商帮,一个是徽商,一个便是晋商。

江南儒商,除了徽商凭借皇商,官商身份声名显赫外,苏商,浙商等虽实力雄厚,富可敌国,却隐而不露,低调行事。

其他诸如楚商,闵商,粤商,洞庭等地的商帮,多局限于当地,其实力还不足与之抗衡。

由于两大商帮皆因盐业与漕运而起家,不免在生意上多有重叠与竞争之处。

凭借积累起的巨额财富,两大商帮在山西,京城等地,多种产业展开激烈争夺,甚至到了恶意商战的地步。他们要么囤积货物,哄抬茶盐,棉花等物资的市价,要么拼命压低物价,打压对手。

此事的起因,源于晋商不满足于徽商把持京城等地的棉花供给,率先提高棉花收购的价钱,囤积居奇,试图夺回京城周遭棉花的主导权。

徽商则不这么认为,在朝廷作出迁都的举措前,他们早早地开始在京城周遭布局。甚至前些年的置地迁居,都是亏本买卖。好不容易熬到迁都,准备收获利润时,晋商出来搅和,他们怎会咽下这口气,纷纷提价以对抗晋商。

由于晋商筹谋已久,银子准备充足,又是突然发难,不少徽商吃了大亏。他们为应付日益哄抬至高价位的棉花价钱,不得不抽出其他产业的周转钱财,疲于招架。

而晋商与其他商人,又私下将囤积的货物,悄悄出售给徽商,令其雪上加霜。

黄家的生意,也正是由于这场赌局,百万两的身价全部被棉花套牢。而萧家借出去的二十余万两银子,不过是压垮黄老爷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少徽商因此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境地。更为要命的是,一旦徽商倒下,晋商得利后退场,无人接手赌盘,棉花的价钱将一落千丈,最终受损的将是种植棉花的农户,犹如谷贱伤农之理。

至于背后替黄家出主意的,不仅有贵胄权臣,更有江南商帮的影子,这也是文鹏见到黄家的亲戚后,才得知的真正实情。

江南商帮都知道,如此恶斗下去,对两家谁都没好处,最终将两败俱伤。尽管表面上晋商占据主动优势,殊不知实力雄厚的徽商,已在江南等地调动银子,准备伺机反扑。他们曾主动劝和,怎知双方皆不买账。

斗到如今无法收拾的局面,要想令双方罢手,握手言和,也只有江南萧家能办到。

除却萧家在朝廷的势力,更是源于萧家与宋家的血亲关系。西宁候宋家经营西北多年,晋商可以不买江南商帮的账,但他们父母官的情面,总是要给的。

因而,当沈老爷道出起因,想请文鹏出面调解时,文鹏顿时明白过来。

他没想到事情如此复杂,牵连到朝野诸多利益攸关方。当得知真正隐情后,他更是确信萧家被人当作筹码利用。

可他也明白,只有与江南商会联手,才能尽快平息这场风波,使他们两家从残酷的争斗漩涡中,抽身出来,度过难关。

想到这些,文鹏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在钱老爷等人的陪伴下,他见到了黄老爷的亲族及黄夫人。

说来也巧,那黄老爷的亲戚里,竟有文鹏的一位故交。

他正是文鹏的同窗好友,姑苏书院的玩伴贾贵。

多年未见,贾贵样貌未有太多变化,只是苍老些许。白色帽冠下,难掩几许银丝。他大腹便便,双手戴着数只镶玉金戒。

见是文鹏,贾贵满脸喜悦,正要招呼,却见文鹏朝他使眼色,贾贵急忙收住笑容。

黄府还在筹办丧事,黄老爷尚未入土为安,就待三法司会审后,再为其安葬。

众人祭拜过后,来到客厅,闭门协商。

听闻他们几人要为萧家说和,起初黄家宗亲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