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北道坡,匿马关,夕阳西下(1/3)

作者:琵琶书生
这年春天来的有些迟,已是朦胧三月,可云州城北八百里的一座小城里依旧是昏昏茫茫,浅草未过马蹄。

来自北方的风依旧有些干燥,明明已是春天,空气里还夹杂着一股莫名肃杀的意味。兴许是去年冬朝廷对草原上用兵的缘故,一场大战下来,强大的帝国得到了草原蛮子们的尊敬与臣服。而随之交换的,北方汉子们的热血与草原铁骑的彪悍也随风而至,险些漫过了前方这座帝国最后的关隘,匿马关。

“听说,那一战可真算是惨烈。杀到最后,双方可真只剩下了一兵一卒。草原上毕方大国师的幼弟战死,帝国老将军的二儿子受了重伤。啧啧,短短一个月啊,双方就各自倒下了两杆大旗。”天京城内的说书人磨破了嘴,大街小巷的茶馆酒肆更是拥挤不堪。天京的百姓父老们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平日里爱听个家国大事,边境秘闻,便于给平静淡定的生活添油加料。

梁人尚武,从三百年前在废墟上立国开始,刀剑和死亡便注定吓不倒大梁子民。

尽管战火已经消退了几个月,大梁的骁骑铺天盖地雄姿英发,最终以胜利的姿态凯旋。可实际上,骄傲的大梁百姓可以不知道,但军中的将领和帝国的官员们却明白,这一战,帝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大将军回京述职,早已出发良久,来自帝国各州的二十万铁骑业已踏上归程。可毕竟身后还有万余伤兵须得在此修养,待得春天过了,才好且走且停,回归各自辖地。

北道坡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它的价值,不只是帝国北方的最后一道关卡。

熟读帝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三百年前,太祖皇帝率兵突起,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了当时大河南部基于一半的国土。随后,在楚君集结雄兵屯集对岸,黄河春汛的情况下。亲帅铁骑绕道黄河,马踏周边列国,攀上了帝国后方视作天险的燕山,直攻当时的燕国都城,生擒燕皇。这才结束了八国乱战,诸雄并起的春秋历史。

次日,太祖立国,大号为梁。

未及帝国平定,边界危机四起,梁太祖雄姿英发,笑谈挥手间剑扫鞑靼,枪荡瀛寇。最后,在北道坡力拒草原蒙国大军五十万。

那一站,厮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其中甚至不乏有诸多不可知之地的力量。最后,梁军大胜。祖皇帝亲帅大军深入草原,追杀蒙军八百里,设下定国碑,以骨作身,以血为文。

春秋已故,追思祖先功绩,有梁国士子歌曰:“战气三千里,挥刀破百国。豪情推梁祖,空绝后来人。”

北道坡是一处险地,虽名为坡,却是山石嶙峋,奇峰迭起。匿马关北向南,一路沿平地到丘陵再到险山,地貌奇异,再进数里,则是五十里绝谷一线天。

对于一线天,年前同金帐蒙国交战时,坐镇京都的战时大都督赵老将军曾言:“一线天以后,再无天日,云州待宰,天京堪危。”于是在那等关头,老将军力谏朝前,将八州兵力征令抽调填入北道坡,方能够解了燃眉之急。

可自大梁立朝以来,朝堂文武素不两立,满堂文臣们对老将军的话多不以为意。梁国以武立国,民风彪悍,武将自然势大。所幸本朝皇帝主张文治,朝堂各部均以文人司要职,几年下来,便得了个势均力敌的效果。

于是立马便有御史道:“本朝兵强马壮,草原化外之民,茹毛饮血之辈,怎是我大梁铁骑以一当十的对手”如此言论,虽说有些坐井观天倒也不可厚非,可没想到最后,这名脑袋被驴踢了的御史末了还加了一句诛心之言,“军中有人手握重兵,门生故吏无数,于战时调兵遣将过于集中,恐有异心呐”

未及德高望重的赵老将军说话,皇帝陛下已经步下龙椅,将那名御史踹倒在地,抬手便抽。陛下被气的不轻,骂道:“你这蠢货老将军乃先皇之弟,寡人叔父,若不是我大梁周遭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