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前后无路(2/3)

作者:辈水车薪
。有时,宏阳从艾湾出发路过这里会和她睡一觉,有时从范镇归来也会。在几十年前这个地方还是九源人出行的噩梦,它卡在咽喉要隘,对九源人盘剥、索要无度,而后来它仅只是给宏阳提供茶水的驿站,或者说是一所行宫。现在,周海花的丈夫沉默地看着周海花,看着她一上一下地揉搓衣服,使它们发出咕咕的声响。他的眼睛在说:

你的亲爹你的野老公死啦。

死啦。

啦。啦。啦。

他死啦。

事情一定会以原谅结束。他终归是老实人,是个顶老实的老实人。他长着兜齿,下牙齿比上牙齿突出一两厘米,这使他做什么事都显得戏谑,无法保持愤怒的力度与长度。而她有着楚楚可怜的斜眼。除此之外,她还会哭。

许佑生爬上第一个坡时停下来抽烟,他看见那丈夫还在认真地盯着她,而她仍然在一上一下地揉搓,就像要誓死躲进这“咕、咕、咕、咕”的声音之盾里。许佑生将在艰难爬到山顶后又停下来,面前是一段疾驰而下的路,路底的缓冲带叫作赵坳。这个懒货将在赵坳再度停下抽一根烟。坳的东边是挖开的山面,这么多年还没长出植被,本就是层累而成的石块业已崩解,一捏就碎。西边连接一条小水泥道。它就是后背垄,尽头是艾湾,他此行的目的地。大雨过后,阳光充沛,万物清晰,树枝光秃处油脂闪亮,乌鸦砉的一声朝艾湾飞去,而金艳自艾湾那边来。

**

十八洞村,是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一个山村苗寨。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

2014 年12 月、2015 年12 月、2016 年11 月,我曾先后三次来到武陵山区。武陵山区大山神奇秀美、巍峨耸立、艰险陡峭,这里居住着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充满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探访整个山区,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十八洞村只是我行程中一个小小的驿站。

湖南湘西全国著名,除了沈从文和黄永玉这样的大师,还有湘西土匪、湘西“赶尸”、“放蛊”等传说故事也让人们对湘西充满好奇。在未到湘西时,纯地理意义的湘西在我心中的印象有五种定格:第一,湘西是个山窝子;第二,湘西曾经是个土匪窝;第三,边缘求生存让湘西人锤炼出坚忍不拔与血性剽悍的气质;第四,湘西一直流传着“赶尸”、“放蛊”、辰州符等神秘文化,是块令人向往之地;第五,贫困成了湘西的“标签”。然而,在经过几次湘西之行后,这五种印象都留下了感性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对湘西的贫困。这里仅以狭义的湘西州为例。湘西全州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武陵山脉自西向东坐落在湘西州境内,系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因为受地质构造影响,碳酸盐岩在这里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发育,石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正因为如此,这里山高沟深、险峻陡峭,这也就是人们说“湘西是个山窝子”的缘由吧。

行走在湘西,土匪的故事,“赶尸”、“放蛊”、辰州符等神秘文化都成了传说,我看到和感受到的,除了沈从文所说的湘西“美得让人心痛”,还有就是湘西的贫困。湘西人如何脱贫致富?我不得不提一个人早期民族学家、苗学研究的先驱,苗族教育家、政治家石启贵。

那个傍晚,在乾州一处古典精致的木楼前,石启贵老先生迈着沉重的步伐从历史的深处向我走来!这位令人敬重的改革先驱,是湘西吉首乾州仙子营人,1924 年从湖南群治法政大学毕业,回到故乡。仙子营处在仙子山的半腰上,崖壁立,进寨的路是一条挂在山腰的烂草一般的索悬,这里是一个岩多田少、地瘦民穷、庄稼不旺茅草旺的地方。苗语称这个苗寨为“乖者”,意思是石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