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复(2/3)

作者:辈水车薪
,傲飘长空。

一条河,一条红色的河,一条民族脊梁的河,一条支撑着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河。向河里的魂魄躬,敬礼,致敬。

**

“是谁哟,是谁,用雄浑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大漠;是谁哟,是谁,用哈达般的深情托起大山的巍峨;是谁哟,是谁,把美丽的传说变成金色的收获。啊,白云鄂博,请你告诉我……”婉转抒情的歌声从草原上空飘过,引来百灵鸟儿竞相追逐。伴随着歌曲的优美旋律,我陶醉了。

我第一次走进白云鄂博,便被这个坐落在祖国北疆草原上的美丽小镇吸引了。白云鄂博很年轻,年轻得让人想起早春的一抹鹅黄;白云鄂博很玲珑,玲珑得犹如燕子口中滑落的一颗音符;白云鄂博很漂亮,漂亮得令人单相思;白云鄂博很富有,富有得让老外心生嫉妒。

说白云鄂博年轻,是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永远有着青春的面容,其实白云鄂博镇的诞生至今也不过66年;说白云鄂博富有,它是钢铁的粮仓,稀土的故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有占世界百分之70的稀土,而居世界第一位,还有白云玉、黑宝石、玛瑙、风砺石等182种矿物;说白云鄂博玲珑,它是祖国北疆的一个草原小镇,精巧别致,巧夺天工。说白云鄂博漂亮,是它坐落在草原上,一面大山依偎,三面草原围绕,形成山抱草环之势,犹如碧海仙岛一般……

我曾多次去过白云鄂博,清晰地记得,朋友陪我上山参观铁矿掌子面、捡矿石、采铁花,一同走进草地捡蘑菇、捡发菜、捉百灵鸟、骑奔马、做客蒙古包……让一颗心在草原上飞翔。总难忘在那里看到“花一半,草一半,挤得鸟儿飞上天”的情景;看到天上的云彩变幻不定,“一会儿变只金丝猴,一会儿变个银老头,一会儿变座小山峰,一会儿变条小溪流”的自然景象。

我清楚地记得,白云鄂博铁矿山的老矿长讲的《小金马与金凤凰》的传说故事,令我心动。他说,700多年以前,成吉思汗率军连年征战,他的大将特古斯出征路过白云大山,战马突然腾起前蹄,仰天长啸,再也走不动了。特古斯急忙滚鞍下马,朝大山叩拜,祈求神灵保佑。然而,战马仍不能行走。于是特古斯便把马鞍、脚蹬全部卸掉,那马方能行走(后人推断白云宝山有磁性,吸住带铁的东西)。就在那一瞬间,金光四射,瑞气千条,马鞍竟变作一匹小金马,蹦着、跳着跑进了深山里。后来,从南方飞来一只金凤凰,驾着祥云,在草原上空飞翔,继而落在白云山下的一个小山上。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于是人们便叫那个小山为凤凰山。小金马也常到白云山下的苦水河边来喝水,奔腾跳跃,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草原上的牧民高兴地唱到:“凤凰山落下凤凰,小金马摇起铃铛,草原人民便有福享。”啊,多么美丽而动听的故事呀!每个情节都拨动我的心弦。

白云鄂博,美丽而富饶的宝山。上个世纪20年代,当地质学家丁道衡用铁锤敲醒宝山时,宝山就向这位科学家倾诉了满腔深情。春风吹过,春雨洒过,塞外草原一片翠绿。人民政府派来的解放军和地质调查队在这亘古草原上竖起了第一台钻机,宝山便向祖国敞开了宝藏的大门。接着,于1951年在白云山下兴建白云村,山下的苦水河变成了白云大道,这便是白云鄂博的初始。

旷工们携手并肩,艰苦奋斗,渡过了“米饭里边半碗沙,帐篷门前狼站岗”的艰苦岁月,终于迎来了1958年正式投产的欢乐时刻。赤褐色的矿石源源不断地运往包钢厂区,为生产备足了食粮。铁矿的投产,是各族儿女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对勤劳人民的馈赠。

白云铁矿投产不久,朱德委员长在乌兰夫的陪同下,健步登上白云鄂博矿山主峰。朱老总一如当年指挥千军万马,情怀激荡,高瞻远瞩,发出了“提前建成白云鄂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