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离散(2/3)

作者:辈水车薪
视百花,始终偏居一隅;你从不因枯败而忌恨红尘,总是无欲无求。你于繁华之时纷至沓来的百般赞誉而从不轻浮,你于枯败之后骤然而至的千般冷落而从不沉沦。一年又一年,你走过繁盛,走过枯败,却仍一如既往地翘迎来年再度繁华的盛夏,为妆点山河、拥趸碧野、挥洒幽香,默默地期待着新时节的再一次盛开,炽热痴情地将一世风流重又绽放于天地间。

残荷听雨,仿佛是在聆听荷的心语,也仿佛是在聆听自己的心语,更仿佛是在聆听生命渐行渐远的足音……

当感念四季的轮回,感念生命的流逝,我唯愿生命如荷,在繁华褪尽的萧疏里,依然能保持生命与生俱来的不屈与圣洁,在凄风冷雨的逆境中,依然能彰显灵魂的那份纯真与高贵。即便身形憔悴,然清气长存;即便香消玉殒,然风骨犹在。

留得残荷听雨声,有着一种独特的追忆的意境。凝眸灰蒙蒙的水天相接处,感受着绵绵飘洒的丝丝细雨,翻腾着缕缕理还乱的悠悠思绪,犹如此刻雨中的水面,正圈圈漾去。伴随着的蒙蒙水气,或似乎氤氲开来了似有似无的远山线廓,弥漫起了一种浓郁郁的相思迢递之梦恋,悠悠地回响起了阵阵惹人愁思,却又意境清雅的天籁之音……

**

六月,是荷盛开的季节;是荷生命里最美丽的时光。六月荷,像极了女儿家的豆蔻年华,粉嫩、水灵;又似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俏丽、旖旎。

世人皆爱美好的事物,我亦不能免俗爱极了它就想要拥有,想要独自欣赏,独自享受。于是,在去过荷塘二三次之后,终于忍不住央求同行者帮我采下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欢天喜地地擎着满意而归。

一路上,我陶醉在拥有荷花的喜悦里。一会儿入神地端详她的模样:饱满的花骨朵,一层一层的花瓣有序地包裹着,不是苍白,是那种柔柔的有着羊脂玉一般温润的奶白色,似乎又不全是,外面的花萼上还泛着似有似无的嫩绿,那是花瓣丝丝缕缕的纹路;一会儿贪婪地嗅着她的芳香:不是槐花那透着蜜的甜香,不是玫瑰那扑面而来的芳香,也不是夜来香那浓郁四溢的迷香,更不是引得蜂蝶狂舞的桃李的熏香,而是一种淡淡的却清新入脾的醒脑之香。闻之,脑中清新如洗;嗅之,心内自然祥和。思绪也被这美颜,被这花香所陶醉,自然陷入神游一般的遐想。

我想让这朵洁白的荷花与秀气的富贵竹共处一瓶。在透明的玻璃花瓶、碧绿的富贵竹的陪衬下,荷花一定显得更加洁净、光彩夺目。她用美丽的姿容装点着简陋的居室,从而使朴素的居室也多出一份素雅、大气。她用淡淡的清香调适我疲惫的神经,使我能够安然入眠,愉快度日。若再有闲暇,就邀几位好友来家小聚,沏上绿茶,捧上瓜果,吃着喝着,天南海北地聊着,尽兴时,定会被花香吸引,近前细赏,且由此引出周敦颐、苏轼、秦观、洛神和西施。那时,有友围绕,有荷相伴,此情此景,怡情怡心,真真应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意。

然而,我却错了。

这朵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荷花,只给了我短暂的惊喜。在第二日的早上,它盛开的风姿吸引着我,震撼着我。我为之欣喜,为之惊呼,为之留影纪念!谁知,才到中午它就开始凋零落瓣。不到夕阳西坠,所有的花瓣儿掉得干干净净包括那些柠檬黄色的花蕊也全部谢落,空留一个如一元硬币大小的莲蓬!

我一阵哀叹,不由吟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南宋理学家周敦颐一生爱莲懂莲惜莲,尊其为花中君子。他不仅自己修身养性,以莲为范,而且教育自己的学生去做如莲一般纤尘不染、不随世俗、不从大众、只求纯净的谦谦君子。他的《爱莲说》更是为后世之人道尽莲的气度和风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