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章 艰难上路(1/2)

作者:九微飞花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却记录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水灾,而且这场水灾就发生在大唐的政治核心区域,以长安为首的数十个州府都受到水灾的影响,最严重的甚至整个州府被洪水淹没,水面上到处都是死尸,仅有少数逃到高处的百姓才得以幸免。

不过在暴雨之下,这渭河水倒灌入城,使得大半个长安城都被水淹,最深的地方把整个民居都淹没了,道路上竟然可以行船,浅一些地方淹没了小半个屋子,有些百姓提前逃走,有些来不及逃走的只能爬上屋顶求生。

王宇浩虽然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但他不可能完全记住历史上的每一件事,而且时间好像也有些对不上,比如对于这次影响巨大的水灾,他就没有丝毫的印象,更没有事先做好准备,结果最后在雨水灌进侯爷府时,王宇浩无奈之下做出决定,带着侯府的人到城外的别院暂避。

说到水涝问题,困扰了人类千百年,就是到了现代,每逢下大暴雨,不少城市也变成威尼斯水城了吧?而当时的长安城作为唐朝的首都,乃至当时世界的第一大都市,其排水系统可谓是十分先进的。

隋唐时期,长安城占地面积达84平方千米,人口过百万,排水系统十分先进。此时的城市仍然是里坊制,排水系统遍布于“街”、“坊”组成的棋盘格状的都市中。建筑周围常见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汉代长安一样,隋唐的长安城大部分街道两侧都修了水沟,有土筑和砖砌两种,均为明沟△沟外侧设人行道。大路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及时排除雨水≮城门底下建有排水的涵洞,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流经城内的里坊和池苑后,注入渭河和泸河,除供应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

如此先进的排水系统,洪水依然淹没了皇宫,可见当时的洪水是有多么的大。

身为侯府的大管家的老乔,办事十分的得力,等到下午之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十辆大车,其中王宇浩和张佳倩,小蕊及几个贴身的丫鬟坐一辆车,事的车子里大都装着一些财物,另外还有几十个下人跟着,至于府中还留有不少的东西和下人,他们会在接下来几天里分批去山庄。而且作坊里的肥皂也已经装上了车,其他的酒和花露水大部分已经封存了起来,能剩多少就要看天意了。

当侯府的车队通过王家庄南面那条河上的大桥时,他看到河道两岸都已经被水给淹没,大桥的两端也积聚了很深的水,大水带来了很多泥沙,原来的石板路已经被掩埋,王宇浩的车辆在通过时,车轮差点陷到泥里出不来,最后还是乔管家指挥着十几个家丁才把大车推到桥上》上也积了水,不过不是太深,只到人的膝盖处,王宇浩所乘的车子用四匹马拉着,但就算是这样,在水中的前行时也并不轻松。

路上也并不是只有侯府这十辆大车,王宇浩的车辆两侧满是拖家带口逃难的百姓,他们的家也和侯爷府一样,都是被水给淹了,根本没办法居住,甚至呆在屋子里还会有握,天知道房子会在什么时候被泡塌,所以还是逃出去安全一些∠山上的山庄在一片低矮的山上,如果是地势太高太陡峭,他也不敢带着人马往上去。

相比坐在马车上的王宇浩,周围这些逃难的百姓才是真正的水灾受害者,无论男女老幼,身上都背着大大的包袱,里面装着他们家中能带走的所有东西,哪怕是锅碗瓢盆也要带在身上,条件好一些的百姓赶着牛车,车上坐着一家子人,差一些的由男人推着车子,车上坐着老人和孩子,女人背着巨大的包袱帮助男人推车,更差的一些的百姓则是由男人挑着扁担,两头的筐子里放着孩子和物品,女人和老人都跟在旁边,趟着浑浊的泥水前行。

马车上的王宇浩看着两侧那些逃难百姓的惨状,最后不由得叹息一声,转过头看了看自己的马车里,张佳倩和小蕊两人依偎在一起打着瞌睡。车厢内的安详与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